小磡村村民梁日信表示,自1985年開始興建環迴公路,他已預料當區水浸會惡化,於是早在86年就已聯同其他村民聯署,要求改善村內排水系統,但想不到事過三十多年,依然未能成事。
信哥指,每次有暴雨,他的信芯園都會首當其衝,變成澤國,「我哋啲農作物一定浸死」,去年就因此延誤年花收成,損失慘重,更連只用過幾次的遙控翻土機都浸壞。
由於每逢暴雨,村內水位都上升得極快,往往等不及救援人員,村民只能自救。信哥就準備了一隻舢舨在屋外,一有水浸就游繩上船,又準備了兩個大盆,可以供兩個孫兒當救生艇。「今年仲買咗大啲嘅水泵,一個鐘頭可以泵200幾立方米水」。
自六十年代起,梁日信的父親就在小磡村租了間小木屋務農,至今已有四代人生活過在這片土地。信哥表示,絕對不會搬離這個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地方,「𠵱家我六十幾歲,冇得轉行㗎喇,我哋喺度農住合一,生計都喺晒呢度,如果搬離咗,唔通真係去做清潔工或者看更?」信哥認為,那些不願工程上馬的人,就是想他搬走,「浸到你意志消沉、浸到你自願走為止」,於是可以全面發展為棕地,將利益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