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京只在意23條

《紐時》:京只在意23條

【6.16大遊行】
【本報訊】隨着反送中抗爭升溫,特首林鄭月娥前日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美國《紐約時報》分析,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掌權後,北京在單一政治議題上最大讓步。分析同時指出,其實北京在意的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而非修訂《逃犯條例》,林鄭的判斷力顯然出了問題。

習近平

《紐時》駐香港分社前社長柏凱斯(Keith Bradsher)表示,林鄭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觸發香港市民大規模遊行、商界反對,就連北京官員都指她竟敢以這樣一個議題挑起爭議,開始質疑她的判斷力。事實上,北京在意的始終是基本法第23條立法,而非修訂逃犯條例,習近平去年11月接見林鄭和一眾特區政府高官時,就表明要他們維護國家安全,似是表明不欲無限期押後為第23條立法。但2003年港府在逾50萬人上街示威後煞停,早已顯示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有多困難。而林鄭處理《逃犯條例》失當,欲強行修例,反映出行政長官只會向北京負責。

《衞報》轟林鄭道歉無誠意

柏凱斯亦指,今次修例碰釘,亦可見北京對港政策的兩難。北京希望全面控制香港,不想給予香港全面民主;惟沒有民主下,多屆特區政府都因為低估或漠視市民訴求而激起民憤,而每次北京都成為歸咎對象。

今次修訂正值中美貿易戰,美方表明月底二十國集團(G20)峯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向習提及香港情況,令北京更添壓力。

而正因特首並非由香港人選出,林鄭昨向傳媒宣佈暫緩修例時,態度仍然囂張惡劣,英國《衞報》炮轟她毫無歉意、心有不忿,形容她為繼續展現「好打得」形象,發言時維持一種「堅決」、「毫無歉意」、「辯護式」口吻,又引述批評者斥她是「傲慢」和「不誠懇」,只顧為修例辯護,單方面支持警方而且拒絕下台。文中提及林鄭在前日記者會上被問及會否就被警方以橡膠子彈和催淚彈所傷的無辜市民表示歉意時,她指清場是依法辦理並支持警方執法,反指部份示威者向警方投擲磚頭是暴力,拒絕道歉。報道不滿她只對有警員受傷感「心碎」,後來才提及有記者和普通市民也有受傷。

指絲毫無正視反對聲音

報道也批評林在記者會只是感謝立法會建制派議員撐修例,絲毫沒正視反對聲音,聲稱暫緩修例只是想社會不再撕裂回復和平,沒有提及是回應反對派訴求。

英國《泰晤士報》就指林鄭一番慈母論為局勢火上加油,激起民眾不滿。《泰晤士報》指:「透過無限期暫緩引渡法,這是向示威者一次屈辱的退讓……她的表現不具說服力。這是一位領袖發出的倔強聲音,她已完成主人的命令──只是他們突然改變方向不再支持她。」報道指她打母親牌,將自己比喻成任性孩子們的母親,「但這策略適得其反」。林鄭一直迴避下台問題,只謂「我都希望社會給予我們時間、機會再努力做這方面工作」,《泰晤士報》認為「毫無疑問,她希望北京聽到」。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衞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