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南京富商季昌群豐盛控股(607)短短五年內市值由5億元暴漲至高𥧌時最多900多億元,主席季昌群身家亦跟着翻了幾番,躍升成為當時南京首富。不過其靠山、華融系賴小民去年落馬並被控嚴重違紀違法開除黨籍公職,以豐盛為核心的關係網絡呈現崩潰,單是豐盛及卓爾兩間公司市值,八個月間蒸發千億,大輸家除了是北水大媽外,部份大型基金亦陪葬。
季昌群名不經傳,過去甚少公開露面,被形容為「南京富商」,近年才開始活躍於本港細價股市場。豐盛前身是匯多利,被證監會因財務問題勒令停牌,後經重組並引入季昌群,持股51%。除了豐盛外,一度持有實力建業(519)22%,但去年12月減至零;披露權益資料顯示,他亦持有中國高速傳動(658)約75%,為最大股東、持有密迪斯肌(8307)16%、中國賽特(153)8.7%。豐盛去年曾計劃以過百億元,悉售中傳動股權予深圳新光圓成,但交易未完成。
Glaucus:大型股價操控
按豐盛年報,季昌群年約50歲,在內地地產行業有多年管理經驗,自2002年起出任南京豐盛產業主席。2013年,「香港殼王」簡志堅通過供股方式將匯多利(豐盛控股前身)轉讓季昌群。其後,季昌群相繼收購中傳動、卓爾(2098)、衍生(6893)、實力建業等股權,於201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第25位。
透過不斷收購,豐盛市值不足五年間,由5億元變成逾900億元,股價升幅超過30倍,由賣殼後約0.13元,飆升至去年初最高近5元。2016年豐盛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令不少基金「硬食」,被迫要跟指數買貨,當中包括Vanguard Group、BlackRock,兩者分別持有1.39%及0.59%豐盛股權。
2017年,沽空機構格勞克斯(Glaucus Research)狙擊豐盛系,指2013年豐盛借殼上市,並形容是「世上最大型股價操控」,難以理解為何當時豐盛在每個交易日最後一小時內急升,懷疑內部人士利用股價上漲的煙幕將部份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轉移至季昌群家族。
當時狙擊戰亦波及至卓爾系,格勞克斯懷疑兩間公司進行套利遊戲,以投資名義刺激甲方股價,乙方以投資收益而增加利潤,令乙方股價上升。2016年,豐盛收入中有卓爾股份升值所帶來的未實現收益,令豐盛股價大升,質疑卓爾股價亦受操控。
2015年初,豐盛引入華融作其第二大股東,轉讓約7.09%股份,代價約為5億元,及後年半間再兩次配售新股予華融,令華融持豐盛股份至11.96%,涉及資金32億元。2017年沽空報告一出後,豐盛當時獲時屆董事長賴小民的華融不斷增持,令Glaucus失手而回。
Glaucus其後指豐盛估值荒唐,認為股價最終會跌至0.55至0.77元,而目前豐盛剛好跌至該目標價,截至上周五收市報0.54元。
Webb指與華融系有關係
保得一時保不到一世,去年10月中旬,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將豐盛列為「謎網26」的核心名單,點名豐盛及卓爾與華融系有關係,兩股交叉持股(豐盛持卓爾約8%,卓爾持有豐盛約4%),而華融賴小民同月被中紀委宣佈違紀違法,結果兩股失去支持下,露出真面目。自Webb發表報告至今,股價累跌83%及73%,為謎網26股份中,跌幅最大的第三、四隻股份,不過市值蒸發卻是最多,八個月間兩間公司市值由1,262億元,跌至目前最新只有286億元。持有豐盛一半股權的季昌群,身家由高𥧌450億元,跌至目前僅50億元。
值得留意,豐盛過去數年為北水大媽最愛股份之一,聯交所資料顯示,至上周五止,北水持有52.6億股豐盛股份,佔總股份達26.66%。今年豐盛股價已跌七成,大媽賬面損失達67億元。
截至去年底止,豐盛全年轉蝕30.6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現金(限制及手頭)有54.76億元,惟一年來要歸還的銀行借款達到70.2億元,另外還有24.2億元債券及34.44億元借貸(一年之外歸還),淨負債達到74億元。
內地傳南京豐盛周轉困難
去年底與豐盛有密切關係的內地民企南京豐盛集團被爆有周轉困難,內地流傳一份公告,內容披露季昌群旗下豐盛集團有12.78億人民幣到期債務未及時清償,並可能觸發5隻債券總計45億人民幣提前還款條款。
豐盛控股曾聲明與南京豐盛並無任何股權關係,是「完全獨立」、不同「經營主體」。但事實上季昌群曾是南京豐盛最大股東,分別以個人及南京新盟持有該公司逾28%及34%股份。然而,季昌群於2017年轉讓所有股份予其弟季昌榮,但季昌群仍被外界視為掌控豐盛系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