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調時光】Buddy Holly 的「美國派」

【藍調時光】Buddy Holly 的「美國派」

正所謂鹹魚白菜各有所愛。音樂對我只有優劣而沒有新舊;音樂觸感悉隨尊便,之但係看到有人毒舌「嗰啲咁嘅搖滾樂嘈喧巴閉,爵士就唔同咧」之所謂見地不無失笑。聽音樂關乎情景情調與情懷,絕非端杯貴價紅酒在六星頂樓雅座selfie配點爵士造就的高尚戲碼,來宣示品味高檔知性格調包括身份。真箇對爵士鍾情,到底搞懂了爵士樂的來頭或知道貴為老祖宗的藍調了麽?我想連King of Rock and Roll的Buddy Holly也會從棺材彈番起身答你。

Buddy Holly生在美國大蕭條時期,高中出道走紅於五十年代,可陽光燦爛的日子不多,到愛荷華州演出路上,拿着好不容易賺來一皮包現金,聽說包裏還放了一把手槍隨時以防有人走數,他領着樂手坐長途巴士不成,敵不過雪暴來襲便租了架爛鬼飛機和碰上了當時連資格亦未得認證的「死神」機師齊齊歸主懷抱。最近十年八載被解開的世紀之謎即全球經典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其中不住呢喃的「The Day The Music Died」,正是Buddy之死,正是「音樂死去的那一天」之哀鳴。

披頭滾石或迪倫或艾頓莊,從初到今,備受衝擊的音樂偉人數之無盡。他把鄉謠藍調混合,在白人天下的確紓緩了幾許種族階級主義者的「長期不適」。四、五十年代世界級的爵士女伶爵士巨匠群,活在黑奴地獄的天才,終其抗爭也為了平等,如果聽爵士就自認上等人,就是不懂爵士精神的初衷。天大地大無奇不有,電台也有位女主持公開說過節奏怨曲(Rhythm and Blues)是Red and Blues!學識重要,但又不等如閣下是否有所見識,正如有些大媽拿個出國護照就以為跟世界接軌。昆頓塔倫天奴黑盡世情的《危險人物》也有個餐廳侍應叫Holly,標誌的黑框Ray-Ban形象多次呈現荷李活銀幕。

成就經典不是三腳貓功夫能攀登之境界。感動人心來自真摯。人們說看到了冬青樹總記起人間有個Holly。
撰文:陳海琪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