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兩位爸爸教子女理財林一鳴:從小寫財務表

【投資理財】兩位爸爸教子女理財
林一鳴:從小寫財務表

今日父親節,不少父親選揀走上街頭遊行反惡法,盼子女能在港安居樂業。在香港要安居,指望政府推行有效政策已是枉然。曾經著書教親子理財、本身是上市公司CFO的林一鳴,小學已經開始訓練兒子寫「財務報表」,要兒子警惕自己消費習慣,現時兒子每個月都有錢儲。

財政司負責每年的財政預算案,會計師負責公司的財務報表,本身為公司CFO(財務總監)的林一鳴,要求兒子由小學三年級開始,亦要做到一份小小財政預算,才能得到零用錢。

林一鳴育有一對中五與小五的兒子,他說大仔直至今日仍然在做財政預算,「如果佢試過幾次唔記得做,我真係會唔畀零用錢佢呀。」他說做「財政預算」其實很簡單,不需計得準確,他笑說連財爺都錯,「每年財爺都錯到七彩,最緊要係令佢有預算,大約心裏知道點做,就唔易使大。」

財政有預算 每月有錢儲

具體來說,在紙上寫出上星期餘下多少錢,打算多少儲起,其中多少帶到下一期,下個星期又計劃會用多少錢,「例如今期買玩具用咗十蚊,又出街食咗飯,下星期又計劃點。」他說其實不用巨細無遺,例如用膳費用不需每餐列出,重點是讓兒子留意自己的日常消費。

他認為爸媽都應寫一個財務報表,當兒子上到中學,便開始讓兒子了解、參與家庭的財務狀況,「譬如有時都會與小朋友分析,電費單今個月用了千五、二千蚊電費,電花喺邊?原來冷氣機一匹、匹半,每小時用你一個二、三蚊電費。」一些重大的財政決定,如買車、搬屋都在家庭會議中討論。

他指自己也不是追求物質生活的人,為兒子作身教,「我都唔使用物質證明自己。」他說兒子每個月都有錢用剩,儲錢已經成為自然,「好多人出嚟做嘢,見到手袋靚就碌爆卡。非正式統計有三分一香港打工仔係還唔晒卡數,每月還部份min pay,畀18%至24%利息。」

林一鳴會在兒子的必要消費外,加兩成作為零用錢,「太多會害咗佢,佢如出嚟做嘢後會產生落差,覺得辛苦做嘢都賺得好少錢。我唔想佢哋養成借貸習慣,無能力就唔好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