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流血,她流眼淚 - 林夕

年輕人流血,她流眼淚 - 林夕

發完布袋子彈、塑膠子彈、催淚彈,自己卻先流淚,年輕人留的是血啊,真不知道林鄭在想什麼。

那個大台幫她做的訪問,在最不恰當的時刻播出,是要挑撥更多人反感抑或真心以為可以博得同情?她以為這是什麼時代?平日那麼忙,一定沒什麼時間陪白襪老公看戲。我們看的電影橋段,不是這樣發展的。大遊行前大律師公會邀請你討論,她拒絕了;遊行後,毛孟靜代表民主派先跟你有商有量,她手下回覆很忙,再算,卻還有時間拍一輯挖心挖肺的自白書。

眼淚依然值錢,但出自當權者淚腺催出來的液體,對不起,即使是真的,只顯得你做錯了。

淚點的爆發位,是「賣港」,林鄭說來自覺委屈,然後哽咽,然後拖她的老公出來,嗚嗚嗚,關於賣港,她老公倒是有話要說,就是:燈燈燈凳,我把自己賣給了香港,然後,小梨花帶毛毛雨。

由「賣港」到「唉、嗯、我如何賣港呢」到「我賣身給香港」,這對白在修辭上太巧妙了,有明顯設計過的痕跡。根據《深情與至誠》一文分析,人在情緒激動傷心處,只顧淚流,說不出足金的金句來。比如說,胡蘭成瞻仰前妻儀容,那一剎的感受,竟然還有空有力想到:「但願我留下來的淚,可以變成你來生的痣」,文筆一百分,真實感零分。

舊時代韓劇,因發現愛人癌逝、戀人原來是兄妹而崩潰再哭哭啼啼,已經過去了,因為太假掰了。如果林鄭的眼淚並非屬於爬蟲類,真為自己被萬人咒而飲泣,那更可惡,更顯其自我中心;不聽別人的話也不在乎別人反應,全天堂就只有她一個人坐着的樣子。

為自己老公一句「你賣身了給香港」(真巧,我用的是國語拼音輸入法,剛才打mai shen,跳出來的聯想詞是賣腎,唉,若真如此,倒是符合國情,也值得一哭),就只想到自己,這種人坐這個位很危險,所作所為,只要證明自己能力與存在價值,讓自己感覺良好,為此而受影響的人,因先天性缺乏同理心,她不為所動,都是理所當然的。

在愛情世界,常常會有被甩的一方和平理性地申訴:「他妹妹的,他爺爺的,他祖宗十八代的,我受盡他的折磨,分手時,我還沒哭,他竟然先流馬尿,這什麼態度啊。」

林鄭,別哭,這是天主呼喚你的任務,是你選擇了這個沒得選擇的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