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几:要識控制欲望

黃德几:要識控制欲望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Dickie)說,他從小教育一對子女要延遲欲望,自小成為一個精明消費者。

Dickie與太太Eva育有一對八歲及六歲的姊弟,兩個小孩已步入小學,他說暫時未有機會給他們零用錢,「因為必需品已經買咗畀佢哋,再買就係買零食。家姐間學校無小賣部,細佬間學校唔畀小一學生食零食。(啱啱轉咗新校舍可以啦!)」弟弟在旁搶答,Dickie才知道改了校規,「新校舍只轉了一個星期,所以我作為舊生都唔知,咁我之後會畀10蚊」。

學校小賣部一包薯片以6元起跳,要再買一罐5元的可樂便不夠錢,他指是故意不完全滿足兒子的非必要消費,「零食係非必需品,屬於情感消費,點控制係關鍵,從小訓練呢個感覺我覺得係好事。如果即時滿足欲望,大個出嚟社會做嘢,其實都幾慘,因為你可能有好多欲望,但你唔可以即時擁有。所以佢要取捨,或者儲起佢第日先食」。

他指現時正教大一點的家姐做一個精明消費者,同樣是控制情感消費,「我都鍾意着靚衫、食好嘢,但我會教佢如果佢想買粉紅色筆,如果紅色減價梗係買平嗰支。」

集印仔換禮物學懂珍惜

仔女已有一點金錢的概念,「帶佢哋去超市,講依個幾錢,嗰個幾錢。」家姐在旁轉轉眼珠回憶,「喺好貴嘅鋪頭,一張生日卡大約30蚊,玩具反斗城一支水槍就200蚊」。Dickie會不定期給予他們一點點錢,主要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分享,「例如阿爺阿嫲生日,叫佢哋夾錢買蛋糕,學識sharing」。

不過,孩子的玩具不以零用錢買,而是以印仔的方式換來,「唔想將所有嘢同金錢掛鈎,所以用印仔方式換禮物,我唔想你乖就畀錢你,講白啲,就係太市儈」。有一支兒童玩的衝鋒槍「nerf gun」,他們在媽媽買了回家很久,儲存印仔才能換取。就算開生日會,他們收到的禮品亦要以印仔才能換,「唔想令佢覺得唾手可得,係努力讀書、幫手做家務累積先得,想佢哋珍惜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