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二日下午到達金鐘,地鐵站擠得水洩不通,寸步難行,黑壓壓的人群,盡是穿黑衣的青年男女。好不容易走到通往太古廣場的入口,不知何故已落半閘,保安在旁看守,提示途人小心呀,慢慢行,地鐵站呢邊。一個名店林立的商場,彷彿成了危機四伏的禁區,只因為一道半落的閘——「送中」條例也是這樣的一道閘,即使什麼事也未發生,已足夠令人意識到背後的危險。
一蹲身入去,舉目所見都是靜靜地站着休息的年青人。這樣青春、這樣充滿生命力的PP,太超現實了。更超現實的是二十四小時後,政府把這些青年人稱為「暴徒」,把立法會外的示威「定性」為「暴動」。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麼「定性」?定你老母。也許,商場外不遠處確曾發生「暴動」,但我們唯一看見的暴徒,就是警察,暴徒就是警察,暴徒就是警察,重要的話講三次。
嘭——嘭——嘭——隔不多久就是一下槍響,我站在老遠也有點心跳加速,旁邊駐足觀看的OL更忍不住驚呼一聲。林鄭月娥為了通過一條法例,要殺掉反對的學生嗎?這一日陽光燦爛,天地可鑒,「暴動」肯定是假的,「警察」或許也是假的,只有毒打市民才是真的。林鄭月娥的政府,可能是現代文明社會中,第一個為立法而殺人的政府。我不敢相信,但不得不信。恭喜你林太,你又考第一了。
半晌,陣陣白煙冒出,有人在前面大叫後退,讓出路來,大家就有秩序地慢慢後退。有人又大叫「水」,一群少男少女馬上疾奔太古廣場,從大門附近的的物資站搬水。那些水不全是一箱箱的,大概是市民自發捐贈,很多都是散裝。一人拿幾支跑來跑去很慢,於是他們機靈地變陣,在無人指揮的情況下排成直線,一個接一個把散裝的水傳遞出去。
運水時,幾個中年西裝友從廣場內悠然步出,恰巧被年青人的「運輸鏈」擋住,有位本來心無旁騖地傳水的少女,見狀立刻讓路,還禮貌地說了聲「唔好意思」,然後西裝友就繼續昂首闊步。看着這平平淡淡的畫面,我幾乎掉淚了。縱然只是簡簡單單一句「唔好意思」,已比任何呼天搶地的口號更令我感動。然而這樣單純善良的年青人,卻是林鄭月娥、盧偉聰口中的「暴徒」。
不妨問一問太古廣場的保安和路人,你害怕示威者,抑或警察?當日千萬雙眼睛都見證了誰是暴徒,還有互聯網無數片段作證,但香港政府仍然睜大眼睛講「2+2=5」級數的謊言,不單說謊,還用這種謊言羅織罪名,想把一個一個年輕人關進監獄。
不要忘記林鄭曾承諾大家,《逃犯條例》修訂後,行政長官可以把關,香港市民不必擔心。她的話我本來不信,現在信了。香港政府的確為你把關,但那是站在你的牢房前把關,保證你有入無出,插翼難飛。六月十二日後,香港人的恐共情緒,已歷史性被「恐娥」超越。
明日又來一次遊行,或許仍有人問有沒有用。遊行在今日香港的作用,不是用來推翻什麼政府,遊行的作用其實很卑微:我們只有靠百萬人走上街頭,才能拆穿政府的謊言,讓歷史留下紀錄,令下一代知道真相。當然,警察可以再一次把人數報細五倍,大陸官媒也可繼續宣傳香港人支持修例,但每多一次百萬人遊行,謊言的力量就削弱一分。現在成年人少流一滴汗,未來年輕人就要多流一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