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行】剪刀石山俯瞰台北 金光閃閃絕壁試膽

【台灣健行】剪刀石山俯瞰台北 金光閃閃絕壁試膽

【台灣健行】
台灣剪刀石山座落金面山步道最高峯,山石岩性屬粗顆粒的石英砂岩,日照下閃爍金光,步道位置優越,登山口離捷運西湖站不遠,適合假日想行山又不想駕車前往的遊客,登頂途中回首南望,101在內的台北景致盡收眼底。

爬剪刀石山難不難?看由哪個入口登山,若從金龍產業道路上山,那是距離最近難度最低的路線;若循環山路1段136巷底走金面山步道,外加攀登大岩壁,那我得先叮嚀:膝軟腳弱的,別來;手痛無力的,別來;還有畏高者,千萬別來!我沒畏高症,但回想整個過程,都難免心有餘悸。

既然決定挑戰,當然得挑最具代表性的路線,呈環狀分佈的金面山步道,岔路不少,以北市官方定名的主、支線來說,從136巷底登山口進入步道系統後,往北是金面山步道採石場支線,途經清代採石場遺蹟,坡度較緩;往東北是金面山步道竹月寺支線,前行約240米處左轉,朝大岩壁一路挺進,此刻離剪刀石山只剩數步之遙矣。

石英砂岩地面 富抓地感

附帶一提,關於剪刀石山、金面山的名稱,似乎眾說紛紜:有人把海拔258米的前者稱為金面山,把高180米的後者稱小金面山;也有人把剪刀石山稱為大金面山,我選擇以目前步道指標標示的剪刀石山、金面山來區分兩山,避免混淆。

清末政府在金面山一帶建採石場,供應台北府興建城牆之用,陽光映照下的石英砂岩閃閃發光,金面山之名由此而來。至於石英砂岩長甚麼樣子?爬一次,包你終身難忘。

「大岩壁,我記得你!」上回登剪刀石山因貪戀夕陽,摸黑下山,原本該從採石場支線原路折返,卻誤闖岔路,惹我膽戰心驚地爬下大岩壁。

這次白晝重逢,起初有些陌生,走着走着,那熟悉感覺漸漸回來了。又長又斜又陡的石坡,沿途釘着粗白繩索,對比老手們免攀繩、健步如飛地「超車」,生手如我揹着大大的相機包,非得手腳並用才能前進。好在表面粗糙的石英砂岩,提供了絕佳抓地力,讓邁出去的每步都毋須太過擔心滑倒,累了,讓出通道,靠在一旁席地而坐,有大好風景填滿眼眶,既解鬱、又紓壓,喝水擦汗完畢,轉頭重返山徑,只要時間抓得充裕一些便可以,謹記上山單程須1小時,一定能順利抵達山頂。

曖昧期登山「可以牽到手」

高度,向來是個比較級,登臨海拔兩百多米的剪刀石山,之所以能用大山氣勢俯瞰台北,是往南從內湖、基隆河到松山機場一路低平換來的傲視群雄。

從金龍產業道路位置望向剪刀石山峯,巨岩擺出交叉姿態,所以叫剪刀石,很多膽大遊客不顧警告標語,站上剪刀石留影,令旁人不禁揑把冷汗。其實爬山不見得非得試膽量,網友發揮創意,稱曖昧期男女來爬剪刀石山「絕對可以牽到手」,我深表同意。除了攻陡峭的大岩壁路線,製造出無數次機會;抵達山頂後,巨岩大大小小錯落,每顆大石頭都是兩人的專屬雅座,靜靜地聽風,感受城市的光影變幻,回憶無限美。

坐在巨岩上自拍,氣勢不輸攀登百岳。

金面山步道的岔路不少,一不留神會走錯方向。

在山頂可遙望松山機場客機啟航。

金面山步道竹月寺支線前段層層階梯。

大岩壁上鑿有凹洞,方便登山客踏行。

從岩壁往南回望,風景讓人心曠神怡。

石英砂岩在日光照耀下閃着金光。

剪刀石山小檔案

標高:258米
步道起點:環山路1段136巷底
步道長度:環狀線2.2公里
步道落差:約230米

Travel Memo

搭256、268、紅31、藍20區、藍27等公車至環山路站下車,走至環山路1段136巷底可抵金面山步道口
查詢:台北旅遊網( http://www.travel.taipei) 

採訪、攝影:田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