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加強監管中概股民主共和議員提案 阿里巴巴首當其衝

美擬加強監管中概股
民主共和議員提案 阿里巴巴首當其衝

【本報綜合報道】中美戰火由貿易戰、科技戰逐步燒到金融戰範疇。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對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施壓,有參議員提出草案敦促美國收緊監管赴美上市中資公司。預計合共市值逾1萬億美元的中概股受影響,其中正加速謀求來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可能首當其衝。
記者:黃尹華 伍詠雯

美股周五早段偏軟,道指報26038點,跌68點;標普500指數報2883點,跌7點;納指跌41點至7797點。中概股普遍受壓,京東跌逾2%,阿里巴巴、騰訊音樂和百度跌逾1%。

美國財經網CNBC前日報道,美國民主黨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及共和黨參議員John Kennedy本月初草擬法案,推動美國加強監管赴美上市中概股,受影響股份估計合共市值逾1萬億美元。Chris Van Hollen指中國是唯一不遵循美國上市法規的國家,他除要求赴美上市中概股須接受跟美國相同會計準則與監管外,亦要跟隨美國上市公司公開資訊的透明度,建議給予中概股三年時間修正問題。

他也去信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要求美國與中國貿易談判中加入條件,包括要求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必須符合美國上市審計和申報要求。

民主黨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

共和黨參議員John Kennedy

美國參議員魯比奧直指A股公司有監管問題。

魯比奧要求MSCI解釋納A股

美國以金融手段制裁境外企業早有前科。去年4月,美國宣佈制裁俄鋁(486),其股票不能交易,期貨不能交收,令股民損失慘重。美國將加強監管中概股,部份中資公司已聞到「燶味」。美國封殺華為後,內地最大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981)在5月24日發佈公告稱申請在美國退市,外界普遍相信與貿易戰有關。有內地分析指,中芯國際在美國退市後,能減少受美國限制,可以支援華為手機的晶片需求。

另外,阿里巴巴已加快來港上市步伐,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已向港交所(388)提交上市申請,集資規模最高達200億美元。

另外,有共和黨參議員致函全球最大的指數公司MSCI明晟,質詢部份A股獲納入新興國家指數決定。美國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前日稱致函MSCI明晟,要其對部份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決定提供資料,並指A股公司有監管問題,讓美國投資者置身於劣質管治及有欺詐記錄上市公司的風險中。

MSCI今年3月決定分段提高A股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比重,將A股納入因數,由目前5%提高至20%,令追蹤相關指數的基金需要增持A股,規模料以百億美元計。如MSCI納A股生波折,或將影響資金流入內地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