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街】
【本報訊】一篇名為《作為70後,我深切向青年道歉》的文章在社交媒體瘋傳,電台DJ在大氣電波讀出文章時,亦忍不住哭了。文章作者是70後資深足球撰稿人施建章,文中提到自己和同代人對不起80、90、00後,更悔疚自己沒有好好教育父母,「父母因為逃避共產黨而逃難來港,生活安穩後,改革開放就想返去,完全忘記咗自己為何而來」。
記者:梁嘉麗
他要向年輕人道歉,卻從反思自己與上一代的關係開始,因為同代人未有把正確的觀念灌輸給父母,孝順固然重要,但自己亦有責任告訴父母他們正在「食毒藥」,「我哋縱容父母接受蛇齋餅糭,畀佢哋投下魔鬼一票,連累咗下一代,奪去了下一代人嘅自由」。他不諱言,大部份的同代人都有政治潔癖,從小被教育成政治冷感,不少朋友都只會風花雪月,拒談政治。
施建章現時是一位足球自由撰稿人,1993年社工系畢業,雖然自己沒有兒女,但早年工作時,主要參與青年事務,到過警署協助被捕青年,亦探過監無數次,「眼看佢哋受盡白眼、欺凌,你可以唔認同佢哋,但最少也要先聽清楚,我哋連咁簡單都做唔到」。當他的同代人早已「上晒岸」,安坐家中看着電視新聞,大義凜然地指摘年輕人行動升級時,他不得不反問,為何他們竟能如斯冷血。
面對日益極權和赤化的管治,他感慨70後沒有守着香港的核心價值,「完全係不負責任,我哋根本喺度透支下一代嘅資源,問下良心到底對唔對得住自己」。
談到6月12日出現在金鐘的,大部份都是十多歲的年輕人時,施建章終於忍不住了,嗚咽着說自己實在是非常內疚,「六四後我哋呢代人講民主回歸,其實真係好天真!冇努力向極權說不,搞到下一代人要幫我哋找數,點解要啲後生受?」
讚年輕人誓死以港為家
90年代畢業,施建章第一份工月薪一萬,四年內已達兩萬,抽中居屋用12年就供完,反觀這一代,畢業已開始負債,生活壓力非常大,他只希望同代人能理解年輕人面對的社會狀況,「你問佢哋會唔會醒?真係燒到埋身先會識驚,否則咪係繼續搵錢,我有同學係保良局董事,淨係識責怪喺後生,惟有希望佢啲生意唔會俾共產黨充公囉,到時《逃犯條例》過咗,攬炒唔好喊啊」。
近日有「連登仔」網上發起寄信給各國領事館要求取消官員、建制派議員及其家人的海外國籍,施建章認為這個做法正好體現年輕一代對身份認同的態度,「我哋嗰代人成日諗住走,佢哋唔會咁諗,就算呢個地方政權幾咁邪惡都好,佢哋依然覺得呢個係家,有die for Hong Kong呢份心,如果咁都要指摘,真係冇資格稱自己係香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