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後,警隊的形象直插谷底,警方用了好幾年來修復。我一直認為,香港青年仇視警察對社會沒好處,此城的治安始終靠警隊維持。故警察公共關係科在大學做宣傳,邀請學生到警署參觀,我也樂於協助安排。
經過612一役,以及後續的追捕與盤問,從眾多鏡頭拍下來的片段看,很多人開始懷疑香港警察的質素,是不是出了問題。青年與警隊嫌隙又再加深,也就怨不得人。
一個中年媽媽在金鐘示威現場勸諫警員,不要傷害年輕人,她在沒有任何警告下,被近距離射胡椒水,因沒有眼罩口罩,辛辣的胡椒水射入她口腔、鼻腔,眼睛亦刺痛得睜不開。這名婦女到底如何威脅警員,要受到這種傷害?
又有一段新聞片,一名背着橙色方盒催淚水劑的警員,狀似失控地拿着噴嘴向一名坐在花槽邊的男子狂噴,相距只有一呎。該外籍男士只是坐着,沒有攻擊警員,警員為何狠下重手?
一段很多人看過的新聞片,多個警員揪出一名年輕人拳打腳踢,今次不用躲在暗角,而是光天化日打人。該青年倒地後已無還擊之力,警員仍是失控地狂打。
至於用橡膠子彈射頭,更令人吃驚。警方過度使用暴力,可能令示威者永久傷殘。警員在學堂的情緒控制訓練,是否足夠?情緒不穩的警員,威脅市民安全,警隊一定要認真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