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警司陶輝帶隊 立會防線打出第一槍

總警司陶輝帶隊 立會防線打出第一槍

【本報訊】警方「6.12大清場」共發射150個催淚彈,較2014年雨傘運動時施放87個催淚彈多近一倍,橡膠子彈更是首次用來對付示威者,至於布袋彈則是警方第二次用來向抗議群眾開槍,對上一次是2006年世貿會議在香港舉行期間,警方機動部隊使用布袋彈驅散外國示威者。

處長級人員作最後指令

據《蘋果》了解,當日警方派出五大總區應變大隊合共5,000警力應對示威,包括TIER 1、TIER 2及TIER 3防暴大隊,現場主要分為三大隊,其中新界南總區應變大隊負責守衞添美道立法會大樓方向的防線,由該區指揮官外籍總警司陶輝(Rupert Dover,圖)負責帶隊。新界北總區應變大隊則負責添華道行政長官辦公室,由屯門警區指揮官江敏強率領。至於「速龍小隊」則由警察機動部隊校長、外籍總警司莊定賢(David Jordon)全權主理。現場消息稱,立法會大樓當日率先爆發衝突,警方亦在此打出第一槍。根據資料,陶輝當年曾參與處理佔中運動的「Solarpeak行動」,事後獲港府表揚表現出色的10名警官之一,獲嘉許「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

消息稱行動前各應變大隊已向所有參與行動的警員作訓示,提示前線警員可以使用的武力級別,而現場亦有指揮官臨場指揮。「一哥」盧偉聰則聯同行動總指揮「二哥」鄧炳強及警察公共關係科等高層在警察總部「心戰室」坐鎮,以應對事態發展。當決定採取行動,先是發射催淚彈驅散示威者,然後再升級,出動布袋彈及胡椒彈等防暴武器,以圖將示威者與警方距離拉開,最後是向示威者發射橡膠子彈,每一個級別均由現場指揮官江敏強向鄧炳強作出請示,再由處長級人員作最後指令。

前午清場前,據知警員先在場搜集情報,包括發現有示威者掘磚、示威者在哪個位置聚集、示威者向警員投擲雜物等,然後向上頭匯報,再由高層決定是否清場。

■記者張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