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係陳炳靖,今年101歲,我係飛虎隊隊員!」上世紀抗日戰爭期間,由美國名將陳納德創辦的飛虎隊,多次在雲南及越南境內殺退犯境日軍。當年還是小伙子的陳炳靖加入空軍救國,獲安排到美國受訓及加入飛虎隊,其後於越南一次空戰中被俘,幸得義士相救才活下來。戰後他當上國軍的空軍參謀,之後退伍來港隱居。活了一世紀,炳靖伯伯無悔無怨,即使後半生一直被當年俘虜的夢魘纏擾,但回首燦爛一生,他認為做人要:「有信念,要堅持,有勇氣」,才不枉此生。
陳炳靖是現今唯一在世的華籍飛虎老兵,1918年,他生於福建莆田,1937年7月7日爆發蘆溝橋事變,日軍侵華,同年年末,剛滿19歲的他報考國民政府第12期空軍,一心救國。他與290多名學員派到成都及昆明受訓。
1941年10月,陳炳靖被當時的中國空軍學校的顧問陳納德保送美國受訓,他憶述置身狹窄戰鬥機機艙並不好受,「一架飛機一個人,得你同上帝」,想到戰死遺下母親便偷偷落淚。翌年年底,他及其他學員被編入美國第14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第75中隊,正式展開抗日重任,由於戰機的鯊魚圖案被當成老虎因而被稱「飛虎隊」,而他及其他學員亦是唯一獲美軍承認的中國籍飛虎隊隊員。
隱居沙田聽《松花江下》仍痛哭
1943年10月1日,是陳炳靖活了100年最重要的一天,當年25歲的他駕駛戰機在越南上空遇到日軍戰機,擊中一架敵機後遭另一戰機從上方擊中冒煙,其右背遭戰機碎片擊中受傷跳傘逃命。他在荒山走了六日抵達法軍營地,但法軍將他引渡予日軍,被關進日軍的南京老虎橋監獄。面對死亡威脅,他寧死不屈的態度贏得日軍中三位台藉軍人尊敬,在他一次發高燒時給他送藥才不致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他被救出,戰後他仍在國軍空軍服役,其後隨國民政府遷到台灣,但因右肩傷患改任文職,曾當空軍總司令的參謀及國防部長的空軍參謀,又派駐外國武官。10年後,以中校官階退役移居香港,從事貿易生意。
過去半世紀,陳炳靖對飛虎隊身份隻字不提,隱居沙田。早前一名美國飛虎老兵James病逝,他與其他老兵簽名悼念老戰友。記者多次探訪,深深感受他昔日國難當前的使命感,這位赤子的愛國心仍無異於當日在軍營,聽到《松花江下》就會痛哭的那個英氣少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