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最風雲激盪的年代!那是一段最慘烈的歷史!70多年前,三位10多歲年輕人,不約而同地隨抗戰的洪流當上保家衞國的軍人:一個滿腔熱血加入空軍救國而當上飛虎隊、一個是加入國軍宣傳兵的嬌滴滴女生、另一個是投身空軍駕戰鬥機的香港富家子。一場戰爭,三個年輕人命運迥異,卻在屍體堆中活過來;和平盛世下他們退役繼續生活,雖然曾被遺忘,但回首過去,那是一段段精采人生。
記者: 金敏琍 謝頌昕 麥超億
富三代甘捱苦 為蔣介石護航
在抗日的大時代,曾有一批香港青年投軍衞國,出身富裕的陳毓麟投身國軍空軍,曾到美國接受戰鬥機訓練,可是訓練未完成,戰事已結束。從軍受訓令這位「大倌」吃盡苦頭,但不服輸性格助他完成艱苦訓練。退伍回港他當騎師,又當上冠軍練馬師,成就另一段精采人生。回首一生,他認為做人最重要有鬥心。
陳毓麟於1925年10月出生,祖父經營煙草生意,家住羅便臣道大宅,10歲前接受私塾教育,之後讀華仁書院於西方教育下成長,自幼有個英文名Alan,在家是陳家「大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天天炮轟港島,陳毓麟因戰事停課,其後由父母安排他逃難韶關,父母更為他打了一張棉胎,內藏餅乾,但棉胎被偷令堂堂大倌捱冷捱餓,成為人生首個考驗。1943年,他考入國民政府第24期空軍,希望投軍救國。「當時嘅教官十分嚴格,飛得唔好,教官會拎住支棍,打到你隻腳腫晒!」又或要學員站在戰機後,然後「開盡引掣,將學員吹出九丈遠。」亦試過被罰在機場跑圈及坐黑房,令陳毓麟吃盡苦頭。
1945年初,陳毓麟到美國接受兩年空軍訓練,受訓時曾有同學墮機身亡,令他驚覺死亡原來這麼接近,當時每次升空都寫遺書。不過大倌「唔認輸」牛脾氣,讓他捱過訓練中的種種辛苦。同年八月日軍投降,當時他仍讀中級班,翌年年中正式畢業,但因戰事結束始終未曾上陣。回國後他續在空軍服役,曾替蔣介石升空護航。
退役後執韁做冠軍練馬師
中國內戰爆發,1947年國軍節節敗退,陳毓麟最終退伍回家。離家五載之後,到回家當天,傭人認不出不知地厚天高的大倌已變成頂天立地男子漢,直至他說「我係大倌呀!」傭人才如夢初醒,全家上下出門迎接。回顧五年軍旅生涯,陳毓麟指軍訓令他練出強健體魄,更體驗人性險惡,「見識好多人,有啲人好私利,私心好重,有啲人好大方。」這些經驗千金難買,有助日後處世做人。
回港後陳毓麟曾到洋行任職,個性好動,公餘學騎馬,騎術學校畢業後他辭工做騎師。由1954年至1973年在港策騎,49歲掛鞭轉當練馬師,並於1979年奪得冠軍練馬師榮銜,其後改往澳門繼續練馬師生涯。現時他與妻兒子女生活,安享晚年,閒時四處旅遊,十分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