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頭是道:舌癌與痱滋 - 袁寶榮

頭頭是道:舌癌與痱滋 - 袁寶榮

香港每年約有130宗舌癌新症。我的舌癌病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2:1,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最大是92歲。舌癌發病機會隨年齡增加。

舌癌病徵是舌頭上出現持續痛楚的潰瘍,紅斑或白斑。如不及時治療,癌細胞會擴散到淋巴腺使頸部腫脹,破壞舌頭肌肉使吞嚥及說話也有困難。後期更會轉移到其他器官引致死亡。

舌頭上生了潰瘍,最常見的是痱滋(aphthous ulcer),一種成因不明的良性潰瘍。痱滋與舌癌是沒有關係的,舌頭經常生痱滋也不會引致舌癌。痱滋和舌癌兩者的潰瘍有甚麼分別呢?早期時兩者是無分別的,都同樣是細小的潰瘍。兩者的最重要分別是,痱滋是會自我痊癒的,一般是一至二星期,潰瘍會慢慢消失直至完全痊癒,痛楚亦隨着潰瘍的痊癒而減少,直至完全消失。相反,舌癌的潰瘍是不斷擴大,痛楚亦隨着潰瘍的擴大而增加。舌頭上的潰瘍,如果超過三星期仍然沒有完全痊癒的話,就有可能是舌癌,需要找醫生檢查。很多舌癌病人因為誤以為自己舌頭上的潰瘍是痱滋而延誤治療。

舌癌的形成是經過一連串細胞演變過程,由輕度細胞病變(dysplasia)開始,至中度細胞病變,嚴重細胞病變,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最後形成入侵性舌癌。在這一連串的細胞演變過程,舌頭表面有時會出現紅色或白色斑病變。如果這些色斑病變有持續增生擴大,便需要及早以手術切除化驗和防止它繼續演變下去成為舌癌。

吸煙和嗜酒是最常見舌癌病因。我的舌癌病人,33%病人長期吸煙,2%嗜酒,另17%同時有吸煙及飲酒的習慣。尖牙長期磨擦舌頭邊緣,可以引致舌癌。我的舌癌病人,如果無吸煙和嗜酒病史,他們的病因大都是因為尖牙長期磨擦舌頭邊緣。輻射也是致癌原因。頭頸部電療的病人尤其是鼻咽癌病人患舌癌機會增加。進食檳榔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台灣和印度是常見舌癌病因。預防勝於治療,所以遠離煙酒和及早處理尖牙可以預防舌癌。
袁寶榮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