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線城市貸款資產惡化 減值30億內地撥備拖累東亞盈警

非一線城市貸款資產惡化 減值30億
內地撥備拖累東亞盈警

【本報訊】去年被「搣柴」失藍籌地位的東亞銀行(023),繼2008年雷曼風暴盈利急挫首發盈警後,昨再就今年上半年盈利「顯著下降」預響警報,是次禍根源自內地若干非一線城市的商業房地產民企客戶,出現資金壓力拖累東亞要減值撥備25億至30億元,具體地區及民企名字則未有透露。雖然管理層重申重手撥備是一次性,中國業務風險可控,但有經濟分析師認為,內地經濟下滑加上貿易戰影響,個人消費放緩,對出口製造、區域性民企及房地產打擊尤為嚴峻。
記者:劉美儀

東亞候任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在訪問預期,上半年集團「依然會錄得淨利潤」,不會見紅,至於會否重複上次盈警後全年盈利急挫99%情況,他說目前未到6月底「埋數期」難作估計;小股東關心的派息有否受影響?他只說派息政策不變,中期息要待中期業績公佈前董事會決定。就《逃犯條例》引發示威衝突對本港業務未來影響,他表示不評論政局,但該行不時檢討資產質素,目前非常穩健香港業務表現可取。

東亞銀行繼2008年首發盈警後,昨再就今年上半年盈利「顯著下降」預響警報。資料圖片

李民斌:內地風險可控

負責中國業務的另一候任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說,過去18個月內地信貸環境受壓,為加快處理資產風險,東亞將個別有資金壓力的地方性商業房產民企,償付逾期未逾90日貸款降為不良貸款級別,屬一次性撥備下半年不會重現,料下半年減值撥備按半年計會大跌;目前非一線城市民企商業貸款只佔集團整體貸款約2%,其他一線房地產貸款並無問題。中美貿易戰對宏觀經濟影響「無可厚非」,尤其出口及製造業,但自2016年集團已減少涉足,內地風險整體可控。

該行總經理兼中國業務總部主管葉志衡補充,內地經濟下滑、去槓桿政策及互聯網對傳統商場衝擊,對次一線城市的區域性民企影響最大。

公佈指該行今年上半年盈利與去年同期(39.92億元)相比將顯著下降,原因與4項面值62億元的內地早年批出貸款有關,市場環境惡化導致信貸級別下調,預期要作出約25億至30億元稅後減值損失,撥備後預期6月底該行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仍高於14.5%。

有經濟師分析,中美貿易戰及內地經濟下行,出口及個人消費均受影響,地方性民企及商業房產衝擊最大。惟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估計,東亞就早年批出貸款資產減值屬個別情況,內銀去年及今年首季不良貸款仍下降,即使中美談判破裂,中央仍有大量工具撐經濟,對今年內地經濟增長審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