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燈塔 阿Sir接50學生求助

化身燈塔 阿Sir接50學生求助

612反送中示威期間,環顧四周,不難發現一張張年輕的臉孔,身邊經過穿着校服的莘莘學子身影,當時仍有老師於場上,準備照應學生,資深中學輔導老師周子恩是其中之一。當日他留守行人道上,接到超過50個學生救助,等候20個學生,更有學生於急救站身中催淚彈。見證政府拒絕對話,暴力於短短數小時內升級,他直言「震驚」、「史無前例」。

當日,正值考試期間,周子恩從學校反送中聯署,感受到社會衝突的氣氛,因此決定約下午一點前往現場。數小時間,他接到的求助訊息,來自本校、鄰校、舊生、陌生學生等,超過50人。他指許多學生無抗爭經驗,預料是和平集會,甚至連充電器也沒帶,僅穿着短裙、背心到現場。

傘運期間,他曾聯同數名心理學家、社工及輔導人員組成情緒支援小組,於現場疏導學生面對暴力、家庭壓力的情緒。他自問較其他老師有經驗,但是6月12日,見證暴力在短短數小時內,升級至催淚彈、布袋彈和橡膠子彈,速度「史無前例」,令一切安撫情緒的工作變得不可能。

周子恩以「燈塔」形容自己現場的崗位,職責有幾個。第一為事實查核,他指有學生傳來假訊息、傳聞指「有人中子彈死」;第二,提供逃生路線,學生年輕無經驗,不熟地形;第三,為學生提供情緒支援;最後,保證學生安全,留守等待所有學生會合,並撤離。

「學生絕望,因為冇人畀希望佢,政府傾都唔傾,一嚟就以力服人。如果一人一信有人睇,學生會學到一人一信。」

周子恩本來留守遠東金融中心,堅守在合法逗留的行人路,怎料3點時警方投擲催淚彈,他又在金鐘道目睹救護站和急救站人員逃逸,與傘運時仍有序可守截然不同,「沒有地方是安全」。他三次轉守位置,由力寶中心、高等法院,至最後選擇前往太古廣場三樓,等候十多名學生,他認真考慮,萬一無法離開,可以入住相鄰的萬豪酒店一晚,學生可避難。

有女學生出於「一片丹心」,前往急救站,身中催淚彈;又有學生寧死不離開,他以訊息長時間說服,「你唔走,我都留喺度等你」。

雖然身邊無學生受傷,但他接觸的學生近距離面對暴力,「唔識講、呆咗」,失語,有學生離開後極內疚,甚至沒到現場的學生亦在觀看短片後,不停問他:「如果我到現場,係咪會唔同?」至晚上8時許,他在金鐘地鐵站,等待最後兩三名學生離去。當晚,他仍接電話訊息至9時許,預料事件對心理影響難以估量。

網傳15歲前線示威者一句「反正點示威都冇用,我不如死咗佢,最好一槍啪過來」。遇有學生堅持往現場,周子恩只能盡職責,勸學生想想行動必要性、危險性,有學生回答「叫我走,即係叫我放棄香港!」他不禁眼圈發紅,拭淚後說:「學生絕望,因為冇人畀希望佢,(政府)傾都唔傾,中間人都冇,一嚟就以力服人。」他指學生親眼看到,百萬人遊行後,當晚政府出聲明,漠視民意,6月12日行動升級前,全無溝通,「如果一人一信有人睇,他們會學到一人一信」。

他形容,今次社會撕裂,影響比佔中嚴重,但無人可預計走向。「香港是一個安全的城市,警察保護市民,這些他們學校學到的常識被顛覆,影響難以估計。」他指,今次事件影響年輕人人生規劃,本來有學生想投考警察,「點面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