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古時,不設換人的挑戰人類極限足球比賽,現代足球已人性化得多。但其實每隊的三個換人名額,都並非為緊急事情衍生。無疑近年的淘汰賽,每逢踏入加時,已陸續試行加入第四個名額,但這額外名額的出現,亦不過是為求球隊在調動上增加彈性,對於球員的健康似仍未有一套更完善的方案。
還記得歐聯四強熱刺鬥阿積士,維頓漢(右)在頭部被猛烈碰撞後顯得神智不清,經過軍醫一輪治療,最終仍決定繼續作賽。不過,當維頓漢再步入球場時,不足一分鐘已發覺完全無法繼續,滿天星斗下,最後還是要換離場,並隨即前往醫院檢驗。老實說,腦震盪的禍害可大可小,以球員的一貫爭勝心,只要覺得身體還可以都會「頂硬上」。
猶幸維頓漢的腦震盪事件發生在上半場,熱刺當然有足夠的換人名額作替補,領隊普捷天奴在調動上亦毋須有任何顧慮。但若然事件發生在三個換人名額用盡時,後果如何,實不敢想像。
為避免同樣事情發生,近日歐洲足協就向國際足協提倡,希望在所有賽事均另加一個因腦震盪受傷的緊急換人名額,有指若一切順利,新球例最快可在2021年實行,對此筆者當然舉腳贊成。
現代足球的發展越見體力化,球員受傷的機會隨之增加。既是人命攸關,當然換人有理。若可表態,這緊急換人名額,既可保障球員安全,亦不減球賽可觀性,實在值得支持。
有線足球評述員 劉健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