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
去年世界盃,有幾位好友到莫斯科觀戰順便吃喝了一趟,回來異口同聲地告訴我,莫斯科的餐廳水準極高,有機會要去吃吃看。去年10月受白兔餐廳之邀,初次踏足莫斯科,呆了8、9天,見識到這個城市蓬勃發展的餐飲業,以及一些令人深受啟發的餐飲概念。然而,說到此行最大的收穫,就必定是認識了來勢洶洶的新生代力量:雙子花園(Twins Garden)。
顧名思義,雙子花園的主廚兼老闆是一對雙胞胎兄弟,Ivan和Sergey Berezutsky。在拜訪他們的餐廳之前,上網做了些功課:意大利老牌權威美食美酒雜誌《Gamberro Rosso》報道,以〈The twins who are turning Moscow into a food mecca〉(把莫斯科變成美食朝聖地的雙胞胎)為題,心想:這是為了點擊率下的標題吧……真沒想到,後來輪到我鐵齒地告訴周遭的吃貨朋友:Twins Garden將會是在未來引領新一波飲食潮流的世界級餐廳,人們會為了吃一頓飯專程飛來莫斯科,一如今天的Osteria Francescana、Noma、El Celler de Can Roca……
科學結合大自然 自家農場種菜畜牧
我說:他們已站在未來的街頭等你,等着你走過去跟他們相遇。
Twins Garden於2017年11月正式營業,旋即在2018年的「世界50最佳餐廳」(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初試啼聲,排名72,超前好些新一代國際名店如DiverXO、Enigma、L'effervescence等,實力不容小覷,頗有蓄勢待發之態。事實上,雙子並非餐飲業的初哥,早在2014年,他們已開了第一家餐廳,當時已叫做Twins Garden,只是風格並不突出,就跟時興的現代歐陸料理餐廳無異。兩年後,因業主加租,兄弟倆決定另覓地點開業,暫時休業的時期,讓他們有機會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是要重複既有的路軌,還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我們兩個,一個熱愛科學,一個熱愛大自然,我們應該走一條路結合這兩種特質。」哥哥Ivan對我這樣表示。那到底誰愛科學,誰愛大自然?「哈哈,這一點,讓我們保持神秘!」他當時這麼回答,而雙子每每出動都是有影皆雙,一唱一和,所以至今我還沒搞清楚,誰愛自然,誰愛科學!
所以,正確來說,2017年11月在莫斯科市中心Strastnoy Boulevard重新開業的Twins Garden,是磨練得更成熟的2.0版本,並非平地一聲雷的異軍突起。早在餐廳開業之前,他們買下了位於莫斯科150公里外的近郊,Kaluga地區的一座農場,面積是50公頃——這等於至少50個足球場!這裏種植了150種的蔬菜、水果、莓子、香草;池塘養了魚,還有放養的雞牛羊——所飼養的山羊更是較為罕見的血統,奴比亞羊(Nubian goats)。因為自家畜牧,得以用牛奶羊奶來自製芝士,而且是非一般的芝士:兄弟倆喜歡向高難度挑戰,想出了馬鈴薯芝士這樣的口味,並且克服了重重困難才研發成功。
嶄新研發:蟹湯濕氣培育菇菌
雙子擁有赤子之心,同時具有外星人的頭腦,真正令他們出類拔萃的是對於蔬食料理提倡的空前概念:1.以一系列自家釀製的蔬菜酒來給蔬食菜單作餐酒配對;2.將「肉門心經」乾式熟成法dry-aged的核心與技術變通運用在蔬菜上,以純蠟或動物脂肪封裹着蔬菜去進行乾式熟成,改變蔬菜的狀態、開發了風味更大更無盡的潛能——關於這一點,還記得當時我跟大廚好友嵐舒分享時,她以專業角度一語道破當中訣竅:「蔬菜在生的狀態下被密封,裏頭的微生物還在活躍中,而蔬菜本身也飽含水份,所以蔬菜的狀態會不停地改變。」換言之,這個方法不但能把蔬菜逼出最大潛能,還能操縱在股掌中,讓它變化無窮,開發一些連自己、其他廚師也未知的可能性!
赤子之心、外星人頭腦已是萬中無一的配套,更難得的是,他們還有詩意的情懷!永遠難忘他們有一道菜,叫做「陽光與時間」,是這樣的:甜椒用天台的太陽能烤箱烤熟,取之做菜,為之「陽光」;自家農場羊奶放入陶甕裏靜置凝固成芝士,為之「時間」。一道菜全憑自然力量完成,詩意得令人窒息,味道亦輕盈、細巧、可口。
一周前在莫斯科,看見他們在玩新的研發,玩得不亦樂乎:南瓜酒,以及在自家製的密封櫃裏培植菇菌,並在這密封櫃裏配置一個空氣噴霧,但噴出的不是普通濕氣,因為裏頭裝滿的不是水,而是以蟹殼熬製的高湯,噴出的當然是「蟹湯濕氣」——這樣一來,菇菌在生長過程就會吸收了大量的蟹味,吃起來便具有濃郁的自然鮮味!我當時一看真是笑儍了,這樣也讓你想到了,厲害!後來在菜單上吃到了以這款舞茸菇做的菜,果真,在菇類本有的土地umami上,多了一層海鮮的umami,素葷旨味融為一體,滋味美妙。天馬行空從來不難,難的是合情合理的實踐——雙子兩者都做到了。蔬食的未來在哪裏?來到他們手中,只會有無窮無盡的可塑性!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