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之上,以弱勝強從來特別吸引。是戲劇性、是感官刺激、是振奮人心。營營役役的生活中,我們總會遇上難以撼動的高牆;看一支不被看好的弱旅爆冷戰勝熱門,感覺就如有人為你出口氣。原來大衛真能扳倒歌利亞。
1992年的歐洲國家盃,南斯拉夫因受國際制裁被禁止參賽,由丹麥補上;這支當時幾乎沒有人看好的北歐球隊先於分組賽力壓英法,後於淘汰賽殺敗贏荷德,以後補身份高舉獎盃,「丹麥童話」震驚球壇;99年的NBA,以東岸第八名搭上季後賽尾班車的紐約人上演傳誦至今的「黑八傳奇」,先後將熱火、鷹隊及溜馬踩在腳下,一路殺入總決賽;最終不敵馬刺,功敗垂成;近期一點的,有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冰島人口少,無大牌球星,好些球員職員僅屬業餘,卻首戰世盃就逼和坐擁美斯的傳統強隊阿根廷;戰至分組最後一輪,力戰出局。
上述例子除卻丹麥,其餘兩者以戰績計算還是以失敗告終。惟至今談起,卻少有人把他們定性作「輸家」;當年那支紐約人至今仍令紐約球迷津津樂道,冰島的故事是去年世盃的一幕深刻回憶;因為他們沒有放棄、他們堅持信念、他們在被一致看淡下力戰到最後。
世上所有的反敗為勝,說穿了其實都源自敢於落場戰鬥。世上沒有必勝的仗,也不能只打勝算高的仗;牌面處於下風不代表必敗,但場也不落的話,就肯定毫無勝算。為自己相信的價值力戰到底,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你都可抬起頭說你在你能控制的範圍盡了力。
所以,即使面對多大的果困難,緊記落場。抱着自己堅信的信念落場。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