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行】仙山 飛瀑 銀河洞

【台灣健行】仙山 飛瀑 銀河洞

【台灣健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用來形容新店銀河洞,最適合不過。台灣新北市銀河洞可由木柵貓空纜車站或北宜公路接銀河路前往,後者路途較近、難度不高,適合不常行山的遊客初體驗。銀河洞有一座呂洞賓廟,藏於岩壁的天然洞穴中,洞外瀑布從天而降,水花四濺、仙氣逼人,登臨頓時暑意全消。

嚴格說來,銀河洞算是通往德高嶺的中途站,海拔不高,路線又短,之所以介紹它,多少因為記者本身是新店人的私心。大台北地區有大量的郊野山嶺路線,但行山同時又可欣賞到瀑布美景的就不多;不只欣賞,還可鑽到瀑布後,看飛泉在眼前傾瀉而下的更是難得,銀河洞在網上大受追捧,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我不常到銀河洞,要來,一定挑出發前數天都下雨的時機,豐沛的雨水注入楣子寮溪,從銀河洞頂奔下的氣勢壯觀非常,否則碰到冬季枯水期,水簾微弱如樓上有人澆花,銀河都不成河了。

出發當天,正是個前天下了一整天雨的非假日,造訪者不算多,途中卻聽見兩組韓語及一組粵語遊客,還有位從美國返台探親的華裔老哥主動攀談,讓我大感意外!不過仔細想想,這麼省時又有特色的景點,應該要好好推廣,教國際訪客們周知才是。

化身「苔蘚女孩」 觀賞植物減壓

別嫌步道太短,走起來不過癮,「提早開始」不就得了嗎?一般遊客喜歡把車停在「銀河洞越嶺步道」入口附近,再徒步登銀河洞,但這麼做有幾項不便:其一,假日山區路邊停泊不易;其二,必須返回原點取車,無法不走回頭路。如果搭公車,從北宜路下車站牌處開始這次健行,走銀河路穿過社區至登山口,長度約1.2公里,坡度不陡,算是個和緩的熱身運動,遙想當地居民四十年代擔貨挑煤,再運至山下市集販賣,走的也是這條必經之路,與人文歷史默默產生了連結。

說熱身所言非虛,因為從越嶺步道入口前往銀河洞途中,幾乎全是樓梯,不常運動的上班族想一鼓作氣直衝瀑布,難免氣喘吁吁,這段緩坡可視為適應緩衝。進入步道後,周邊植物豐富茂盛,可遮擋熾烈陽光,走起來格外輕鬆。由於濕氣充足,石階步道兩旁生長了許多蕨類、蘚苔類植物,若場景在日本青森,他們會推薦帶個放大鏡,當起コヶガール(Koke Girl,即苔蘚女孩),透過觀察植物紓解壓力。一般人邊走邊拍照,走得再慢,約半小時左右也能在竹林後方瞧見瀑布,拐個彎抬頭望向山壁:看!銀河洞就橫嵌在山洞裏呢!

山泉甘甜 供遊客任飲

銀河洞被發現於一九一二年,兩年後於山洞內建了小廟,一說是呂洞賓廟,也有一說是觀音廟,四十多年後改建,再擴充至今日的規模。印象中,去年初大殿神桌上還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近日再訪,神像數量少了許多,遊客們倒是不以為意,紛紛在廟前露台與飛瀑合影。廟方在洞邊石槽以管道接引山泉供遊客飲用,不少人表示泉水甘甜,飲不夠的,索性裝幾瓶帶回家。

離開銀河洞,回到柏油鋪面的銀河路上,正逢中午用餐時分,找找附近有哪些餐廳選項?距離最近的,是循着公路繼續上坡五百米,網上評價不錯的景觀餐廳「青立方」,不只我來這兒報到,連剛剛在銀河洞遇見的兩批韓國遊客也先後入店,教我好奇這開了兩年多的餐廳有何獨到之處?

店如其名,青立方被青山綠樹的綠意簇擁着,店舖外觀恍如西班牙塞哥維亞古羅馬水道橋,吸引遊客們的視線。翻開菜單,除了下午茶、鬆餅、輕食沙律,主餐提供意粉及燉飯,我點了一客青醬干貝燉飯(三百八十台幣,約九十五港元),醬汁走濕潤濃郁的重口味,米粒並非如傳統意式燉飯般保留米心,口感偏軟熟,用餐完畢還能遊庭院、聽蛙鳴,享受愜意的午後時光。

廟宇於山壁石洞內創建,已有百年歷史。

步道上方有綠樹遮蔭,走起來涼爽舒適。

廟方以管道接引山泉,匯入石槽,任遊客取用。

瀑布從銀河洞上傾瀉而下,後方石階通往呂仙祖像。

餐廳「青立方」的紅磚造景猶如古羅馬水道橋。

從銀河洞露台可遠眺新店區青潭附近的塗潭山景致。

銀河洞小檔案

標高:約250米
步道起點:北宜路2段、銀河路口
步道長度:1.5公里
步道落差:約170米

Travel Memo

銀河洞交通
.捷運新店站轉搭綠12公車至銀河洞站,步行1.2公里至步道口
青立方
.新北市新店區銀河路98號
.營業時間:10:30-18:00

採訪、攝影:田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