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更(J.R.R. Tolkien 1892-1973)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1954-1955年分三部出版)第一部第二卷第七章裏面,魔戒同盟一路來到了洛羅萊茵這個精靈國,受到精靈國男女主人的歡迎。女主人光華夫人嘉拉聚也受到了魔戒的引誘考驗,在荷比弗羅多面前透露心聲:「時辰已到。你要心甘情願將魔戒交給我!你將擁立女王,取替黑暗魔君。我不黑暗;我既美麗又恐怖,如同清晨黑夜!絢爛如同碧海、驕陽,還有那聖山白雪!恐怖如同風暴雷電!強壯猶勝大地根基!眾生都將愛我,陷於絕望!」
光華夫人的心聲正好描繪出權力的矛盾本質和真正面目:美麗與恐怖並存;既自誇不黑暗,卻又自比黑夜;愛的結果卻是帶來絕望。美麗的是表象。恐怖的是實質。此無他,只是因為一切的罪惡暴行還得披上了德行仁慈的外衣方可順利進行。歷史上的暴君,往往都是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愛不是恆久的忍耐,包容一切,相信一切,忍耐一切,永不止息麼?怎麼會帶來絕望呢?因為在權力的國度裏面,愛的對象是自己,不是別人。這種愛並不是愛,而是自私。愛的真諦是愛別人。愛自己是一條死胡同。莎劇裏面的名句:「李察愛李察,即是說,我就是我。」這就是地獄,困在裏面團團轉不等超生;如果有權勢的話,便將別人也拖進去,因此也就帶來了絕望。
「魔戒」裏面的精靈、人類、巫師皆曾受到權力的誘惑,這不足為怪,重要的是能否面對誘惑並且通過這考驗,安然脫身。最後連比較純真的荷比弗羅多也未能免,能不人人自危乎。權力的誘惑性比情慾還要強大,同樣地帶來無比的滿足,飄飄然高高在上,凜凜然控制大局,並且產生了永生的幻覺。但是也止於幻覺而已。高潮過後,煙消雲散,依然故我。希特拉自誇要建立二千年不滅的帝國,而其實納粹統治只維持了十二年。但是在這十二年之內卻也死人無數。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害人終害己。正是用劍者死於劍。
陶更曾經在給朋友的書信中申明:「做人,即使是聖人,最要不得的就是想要去控制別人;真正有資格管別人的人萬中無一,而且玄妙的是:越是有資格的越是不願意這樣做,倒是那沒有資格的卻躍躍欲試。」這叫人想起張愛玲在「異鄉記」裏面描述自己參觀一次婚禮:「她本是他們家的童養媳,平常什麼都做的,今天卻斯斯文文的,態度很大方。叫躹躬就躹躬,叫轉身就轉身。叫『新郎新娘向外立』的時候,卻有一個賀客嫌她立得不對,上前糾正,把她往這邊搬搬,往那邊扳扳,倒反而使她顯得笨手笨腳的。那人是個戴着黑邊大眼鏡的矮子,趾高氣揚的,也穿着西裝,戴着一頂肉紫絨線帽,在一個小地方充大人物的,總是那麼可惡——簡直可殺。」切莫說張愛玲過度激烈,因為這樣一個趾高氣揚的小矮子,正是一個最佳代表,代表了一切弄權的政客,和所有家庭、宗教、工作機構、政治體制上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