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This Means More - 丹尼爾

THURSDAY:This Means More - 丹尼爾

人放下工作那頂帽,還不是一個人。那夜回復球迷身,捧兩位同事場,與阿手呆在家,靜靜的看着利物浦捧歐聯冠軍。以工作身份見證冠軍誕生,猶如在大賽見證自己人贏金牌一樣;是榮幸,是壓力,亦是福份。

今以球迷身見證冠軍誕生,其間不用持平,可盡訴心中情;則是輕輕鬆鬆鄧梓峰,只是沒騷錢,卻亦無包袱。比賽,怎麼說呢?算不上緊張有餘,精采亦不足。

下半場早段,熱刺似有追平那股氣勢,可惜無以為繼。個人認為換人方面,熱刺可以更果敢及積極一點,比賽強度則一般。可能,大家心累了。好似係。

我不少時間都在玩手機,以致錯過全晚最精采那幕:高衩泳衣美女——今季場上唯一逃過華基爾雲迪積克攔截的人。一覺醒來,懊惱不已,最後我罰自己抄:「我以後要睇波時睇波」一萬次。

利物浦1970年代尾、80年代中捧盃,我太幼齒未懂興奮;2005年少氣盛,好難不興奮;19年又過年,處之泰然。我會為這代利物浦球員與領隊高路普而感到高興,因為捧盃、雙手捧起一座沉甸甸的獎盃、雙唇親吻一面閃亮亮的金牌,就是這麼實在,就是這麼實際。愛、理想、堅持、自信等都有質量,但沒有物理上的重量。當人類未進化至3.0版本,仍是2.0有生理需要時,人仍然需要擁抱,我愛你還是要說的。捧盃,就是多年努力最實際、最實在、最活生生的證明。成功球員都不是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過後才見到希望。捧盃,就是指這個希望。然而,捧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如果利物浦現在是鐵,來屆英超就是煉鋼。暫時,曼城在英超是鋼。
文: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