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裔美式桌球港將卡比多羅比(Robbie)感覺比同齡人成熟,17歲的他像濃縮了旁人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他五歲打球,12歲已擊敗眾成年對手,贏得香港公開賽公開組分站冠軍,年紀輕輕南征北討,盡攬世青亞軍、亞青冠軍;但榮譽背後,他13歲喪父,與母相依為命,但為更上一層樓,16歲又離家入住體院宿舍,一切犧牲,都為報答家人,圓父親渴望兒子成為世界冠軍的遺願。
記者:洪量丰 攝影:朱家駿、洪量丰
難忘波樓天倫之樂
與卡比多羅比傳短訊相約訪問,才剛發出訊息,我還未來得及把電話收回褲袋,那邊廂他已回覆,錄音中的廣東話字正腔圓,畢竟是個17歲的年輕人,機不離手是常態。奇怪是,有時我卻徹日不聞回音,終有消息也只是寥寥數字,我曾以為訪問快要泡湯,後來才發現,他「秒覆」時代表身處香港,假如已讀遲回,十其八九他正在外國出賽。由邀約訪問至完成拍攝時距約個多月,其間他曾赴美國、台灣、廣州作賽,悠悠天地間,綠色球桌就像沙漠中的綠洲,他背起行裝,暫別母親逐一追隨,湛湛青空中,荒漠甘泉浮光躍金,映出他對父親臨終的承諾。
Robbie怎也忘不了童年在黃埔玩樂的時光。小時候母親贈他玩具桌球套裝,他愛不釋手日夜把玩,父親看他興致勃勃,待他五歲時便攜同他到黃埔打美式桌球,那時Robbie肩膊剛好比球桌高,父親把九個球一字排開放在桌上,只着他簡單把球打入袋,驚奇的是,第一次執起球桿的Robbie竟cue無虛發,記記入袋,「阿爸都好興奮叫『Yes』!對我嚟講就好似一個鼓勵。」自此每逢周末,從東涌到黃埔練習桌球成為Robbie一家例行活動,不少香港人對桌球室的印象仍是烏煙瘴氣,鮮有家庭會在桌球室享天倫,不過Robbie父母從菲律賓而來,對此污名一無所知。
Robbie年少成材,7、8歲時,父親已非其對手,後來他參加美式桌球少年賽事嶄露頭角,年紀輕輕成四強常客,年僅12歲更贏得香港公開賽公開組分站冠軍,早早被發掘至港隊培訓。他在成年人主導的桌球室如魚得水,「我細個鍾意同人對打,贏咗之後就想繼續挑戰,好似上癮咁。」Robbie形容打桌球就像在水中暢泳,心無旁鶩,任水流包圍自己;不過對童年的他來說,桌球室旁的冒險樂園才是心安處,「以前練完波,最鍾意同爸爸去冒險樂園玩碰碰車,我一定要自己揸。」
黃埔樂園玩碰碰車
樂園仍在,但黃埔那桌球室已關門大吉,Robbie現時偶爾到紅磡另一球室練球,樂園擺設十年如一,Robbie瞭如指掌,「我仲有冒險樂園會員卡,要唔要換代幣玩?」Robbie笑問。訪問當天為平日中午,樂園人影疏落,幾位中年婦女在推銀機前忙個不停,響亮樂聲下,碰碰車場一片漆黑,十多輛車靜擱在一旁乏人問津,Robbie憑欄輕嘆,「家陣好少人玩碰碰車啦,次次嚟都唔開。」
父親離世曾陷低谷
回憶總是缺了角,即使碰碰車場外人潮如鯽,人面也全非,2014年10月,患長期病的父親撒手人寰,Robbie才13歲便要面對喪父之痛。
Robbie父親生前當樂手,他以一手絕妙結他抱得美人歸,一家三口樂也融融,除美式桌球,音樂亦是父子共同語言,父親拿起結他,Robbie吹着口琴,一大一小黃金組合四圍演唱,「以前一齊彈結他、玩音樂、唱吓歌,甚至乎一齊表演,回憶好開心好難忘。」琴斷人去,Robbie失去支柱,桌球恍如夢魘,Robbie想過就此放棄離場,「瞓又瞓唔到,食又冇胃口,又唔想郁,好辛苦。」
望兒子摘世界冠軍
父親離世的噩耗把Robbie踢入低谷,但同時又是父親的緣故引領他走出低谷,Robbie母親憶述,「佢爸爸嚥下最後一口氣時,Robbie喺病榻前承諾唔會令佢失望,隨後佢就閉上眼睛永別。」以前父親悉心培育,身患重病也不忘兒子打球,出錢出力支持,Robbie長大後認識了父親生前好友,才知自己在父親心中的重要,「佢同我講話『7、8年前,你阿爸成日同我炫耀,話睇吓我個仔幾鬼勁。』咁樣我先發覺,原來佢係有幾驕傲有我呢個仔。」父親從前有兩個心願,一是兒子獲知名桌球用具品牌贊助,二是他摘下世界冠軍。前者已然實現,後者距離尚遠,但Robbie過去兩年成亞青冠軍、兩奪世青亞軍,去年又在世錦賽爆冷擊敗世界第一球手,登上世界冠軍寶座絕非天方夜譚,「我想爸爸喺天上見到我,我每次比賽或者攞獎都會諗起佢,諗起佢擺咗幾多心機落我度,唔好令佢失望。」
逝者已矣,Robbie終究要接受殘酷的事實,「我當時都搵過好多人傾偈,媽咪、教練、社工咁,諗番我喺邊度出嚟,就要喺邊度努力。」生者如斯,Robbie母親多年前離鄉別井,從菲律賓來港當老師,丈夫去世後,昔日三人行頓變母子並肩相依,她舉目只餘兒子一人,兩人關係更形密切。Robbie以桌球填滿心中缺口,升中後他一到周末即脫下校服直奔桌球室,往往三更半夜才回家,「我試過追小巴嗰陣俾警察攔住,佢哋以為我偷嘢,無啦啦夜晚喺度跑。」他不敢跟母親訴說這段往事,「佢唔知,佢知就會擔心。」兒子在外流連,難為母親獨守空屋,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打電話催促回家,全晚輾轉反側只為兒子平安歸來,輕輕一吻始能安心睡覺,「佢返屋企時,一定會錫我,同樣出門前都會同我吻別。」Robbie母親甜絲絲道。
入住體院難捨母親
就如其他精英運動員,家住東涌的Robbie平日放學後便要往沙田體育學院訓練,天天舟車勞頓使他難以兼顧學業,「放學四點,過到去差唔多五點半,練波練到10點零11點,返到屋企都12點,跟住仲要做功課,都成一點先瞓。」近年體院與林大輝中學開辦全職運動員高中課程,運動員能申請入住體院宿舍方便訓練,機會當前,其時16歲的Robbie卻陷兩難,「老竇走咗,我要獨留媽咪喺屋企好唔捨得,係一個好大抉擇。」Robbie深宵未歸,母親即徹夜不眠,他深知如果搬進宿舍更教她牽腸掛肚,「記得兩年前亞洲盃之後轉全職,有次夜晚同教練喺屋企樓下傾偈,一傾轉全職嘅事都忍唔住喊。」對兩母子而言,這幾年間最大的課題是要學習放手,幾番掙扎,Robbie最終決定轉校、住入體院,「我知道媽咪好錫我,佢願意放手畀個仔轉全職,自己獨居,佢辛苦都係為我好。」
周末必回家贈機票外遊
生活的巨變催促Robbie成長,六呎少男在母親眼中依然是那個可愛小寶貝,平日一有空,Robbie例必與母親通電話閒聊,「我都會擔心佢㗎嘛,佢自己一個,一陣發癲唔知做乜。」家庭是菲律賓人生活最重要一環,每逢周末,Robbie都會乖乖回家,過時過節又買禮物孝敬母親,如上月他送贈機票予母親外遊,然而相比物質,母親更希望兒子在身邊,她無奈投訴:「星期日時或者佢喺屋企太悶,坐耐咗就話要出去練波,我心諗『吓?你日日都同桌球為伴,又要丟低我一個?』」
三位一體望子成龍
其實母親豈會不解兒子心繫桌球的熱情,但既選擇放手,便決心當兒子最強大的後盾,「雖然我哋相處時間越嚟越少,但當佢需要我時,我永遠會幫助同支持佢。有時比賽我都想到場打氣,但我太易緊張,只敢喺網上睇直播。」雖然她未能充當以往丈夫陪伴兒子打球的角色,但她堅信打氣團中,必有天上丈夫的身影,「比賽時,我會祈求佢保佑啲波全部落袋,施展魔法,等Robbie贏,你永遠唔知幾時會出現奇蹟。」她在廳中當眼處擺設亡夫遺照,相架上滿是紅紅唇印,「我哋習慣咗每次出門同返嚟都要同佢親吻,生前都係咁,我知道丈夫一直與我們同在。」
最愛家中開演唱會
Robbie家中客廳梳化旁放有一部擴音器和米高𥧌,他笑指母親晚上常常會插上電話播音樂,開一場個人演唱會。夜曲幽幽聲聲思,對鏡自唱,餘音繞樑,萬家燈火中卻無知音。這夜Robbie回家拿起父親生前的結他,撥弦三兩情歌起,母親淚水已在眼眶打轉,失去至親的悲痛、望子成龍的盼望、掛念媽媽的孤寂,彷彿都在那歌聲、那掩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