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死的不只是生命,還有靈魂。
今天為何港人恥與國人為伍,因為圍繞國人的名詞都是醜惡:大媽/強國人/見死不救/血拼/蝗//打尖/走水貨/賣假貨/倒車撞死人/啃老/小三/五毛/玻璃心/環球時報/維穩/食狗肉/炫富。但中國人曾經是有靈魂有良心。
看過一條紀錄片,時間是30年前的北京城,一輛旅遊巴在大街奔馳,一張張傳單從車廂向大街撒發,行人追着旅遊巴伸手索要傳單,有人踩着單車狂追,個個神情緊張,就如4×100的接力賽選手,舉起手就追。眾人爭相搶奪的傳單並非百貨公司大減價優惠單張, 也不是演唱會黃牛票最後召集,更不是新樓盤推出的限時優惠通知,那只是一張張印刷簡陋,用黑色油筆寫着的呼籲單張,由「絕食團指揮部宣傳車」派發,呼籲市民到天安門廣場支援絕食的學生。
這條紀錄片只短短一分鐘,也沒有甚麼流血衝突沒有機槍掃射, 就只是看到一個個普通的北京市民。有男有女,穿着白色恤衫的是普通職工吧?那穿着寶藍色長裙的婦女,家中還有孩子嗎?那騎着摩托也拚命追着宣傳車的司機,你知道等待你的是甚麼傳單嗎?
呼籲大家到天安門支援絕食的學生,那是沒有任何利益可圖的活動,然而紀錄片看到的市民,卻無比熱切,無比焦急,似乎每個人都恨不得接過傳單便能插上翅膀飛到天安門廣場保護學生。
那是三十年前的中國人精神面貌。其實曾經我們的中國人是如此熱誠如此勇敢如此義無反顧也是如此的純樸,沒有任何金錢利益,就為了保護自己的下一代,他們都站了出來。
可是一場屠殺,不單殺害了生命,也毀掉了一代人的靈魂。從此國人的靈魂之窗永久封閉,再沒有這樣無私奉獻的熱血,因為熱血都在天安門在長安街在木樨地流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