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連央視主播也不如 - 邵頌雄

林鄭連央視主播也不如 - 邵頌雄

央視國際電視台主播劉欣與福斯財經新聞網主播雷根(Trish Regan)的電視交鋒,雷聲大而雨點小。劉欣與雷根隔空互批後僅一星期,便約定了於美國東岸時間晚上8時作電視辯論,備受矚目。可能「女子泥漿摔角」始終有辱國體,而兩地溝通也有訊號上的延誤,結果周三晚上的「辯論」,臨時改為「專訪」。

作為該節目主持的雷根,佔盡主場之利。說好的8時訪問,拖到近8時半才開始。雷根介紹劉欣時,已多番揶揄,其後劉欣登場,雷根即來幾下突襲;即使劉喘定過來,還是全程處於捱打局面。雷根虛晃一招,劉欣便手忙腳亂地拆解一番,但雷卻並不接招,好整以暇地做出各種表情來觀看;冷不防使出另一招,劉又出盡看家本領防守。雷根招招覷準要害而發,正當以為劉還會絕地反擊之際,雷根忽然叫停,感謝劉欣接受訪問,不過十六分鐘的激戰戛然而止。劉欣一臉茫然,唯有謝過而別。其實雷根節目還未完結,找來美國國防顧問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作評論,猶如拳賽的賽後分析,卻把對手最狼狽墮地的鏡頭慢鏡重播,嘲弄不免,還稱讚雷根「禮貌得體」。

若考慮到劉欣背負的巨大壓力,既要堅守中共一貫立場,又要向億計同胞交代,同時應付絕不好惹的雷根,她的表現算是不錯,只敗在理路混亂。她能面對美國觀眾而坦然承認中國有竊取知識產權和商業機密,也有版權問題等情況,算是走上了正確的一步。我碰過一些內地移民,以為中國「強大」、又是幾千年文化的「禮儀之邦」,從來不肯正視實際存在的問題,一談到內地遊客到外國旅行種種不文明行為,便似踩到尾巴似的,不是反駁「你是不是中國人」就是把問題看成是「極少數害群之馬」的所為。問題不嚴重,中國國家旅遊局不會推出「旅遊不文明行為紀錄」以提升國民外遊意識吧?建設工作,需先正視問題,才能予以改進,無非為基本不過的道理。劉欣承認國內有盜取知識產權等問題,其後又反詰何以不讓中國繼續成長,起碼姿態上是願意改變局面,彌補不足之處。但一落到如何實施的層面,則連劉欣也搬出「每個國家都有竊取知識產權的問題」這樣的「中國式邏輯」回嗆,可見前路漫漫,不容易走。

當營業額達一萬億人民幣的淘寶文化是容許賣「比真貨質量好」的假貨時、當不斷有「新百倫」山寨貨反控正版New Balance一類的「侵權」糾紛時、當大陸司法制度與國際法律平台仍存在極深鴻溝時,劉欣的反問便無可避免地被批為強詞奪理。在談論知識產權的議題上,劉甚至反問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是否賺錢,又是另一敗筆,偷換了概念──到中國投資,是否就要放棄知識產權?那又跟賺錢與否什麼事?

央視打雷打鼓高調為劉欣造勢,聲明全程直播,臨陣卻忽然喊停。劉欣承受朝野上下的巨大期許而應戰,還未入場已像不獲信任似的,心理上不無影響。央視只為國內人民提供四百餘字的「潔版」報導,避重就輕,重點固然在於劉欣一開始如何被雷根搶白,卻刪掉了劉承認商業盜竊等內容。這種怕輸、要面、務求民眾只聽到中央讓他們聽到的聲音等做法,氣度上無疑已被美國福斯比了下去。

是否同意劉欣的觀點是一回事,但起碼她於中美角力之際肯作「承擔」,期望通過自己的專業為國家出一分力,以不卑不亢的姿態沉着應付雷根的攻擊,還是值得嘉許。相比之下,泛民要求為《逃犯條例》公開辯論,林鄭竟不敢應約。政府高官和建制陣營一直只關心商界的顧慮,為他們閉門講解,但對普羅大眾的疑慮和反對聲音卻不聞不問。既然有多名前任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認為政府誤導、資深法官感到擔憂,法律界另有黑衣遊行,又惹來學界二百餘院校聯署反對,「遍地開花」,慧眼獨具的林鄭,說因反對修例者多有誤解而「散播不必要恐懼」感到痛心,不是好應該秉着「真理愈辯愈明」的理念,藉着公開直播的辯論,為公眾釋疑嗎?

「好打得」的林鄭,竟然連一位央視主播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