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拒絕了涂謹申的公開電視辯論邀戰,她寧願躲在立法會的會議廳。
時光回到2007年,時任發展局長的林鄭月娥,被當時傳媒形容為「單刀赴會」,走到皇后碼頭,和一眾保育人士公開辯論。
而當時的背景,立法會已經過了關,政府隨時可以清拆碼頭,但林鄭仍然選擇落區和保育人士溝通,縱使她第一句便說「皇后碼頭一定要拆。不遷不拆做唔到。」
當年的林鄭月娥,即使只是做騷,至少她肯做,縱使已經穩操勝券,有票在手,還是肯落區辯論解說。
一眨眼,小妹妹已經變了特首,她自己成為了皇后,所以再也不屑和人民辯論。
還記得故宮項目嗎?先斬後奏,沒有諮詢。「諮詢民意」已經成為官員攀上權力寶座的「墊腳石」。
林鄭今天當然不喜歡公開辯論了。
就像古時武將單挑,埋身肉搏,吉凶難料;何不躲在千軍萬馬身後,以眾欺寡更實際。反正議會都是自己人,主席動輒趕泛民離場。林鄭人多勢眾,才不會走出來獻醜,和涂謹申「單挑」。
縱使今天香港的民意明顯偏向反對《逃犯條例》,你看看就連台灣殺人案的受害人母校,也聯署發聲,責難林鄭「假借公義之名強行修例,無法為死者申冤」。
現在林鄭的態度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還怕你民眾的唾罵口水嗎?為何她對歐盟的外交照會視若無睹?因為歐盟的態度再強硬,也不可能影響她的仕途,張建宗也不會被歐盟的聲明責難而要辭職下台。特區政府只有一個老細,就是北京。北京表態要通過逃犯條例,這個聲明對林鄭來說遠勝歐盟的外交照會。
畢竟,特區政客長期養尊處優,要公開辯論等於要他們瞓板間房,有「選舉」需要、有鏡頭做show才會出現。
公開辯論如果有人問,今次中聯辦和特區行埋,是半推半就?還是霸王硬上弓?答不了,唯有逃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