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耄耋 - 李碧華

匆匆耄耋 - 李碧華

很有趣,壹仔報導,原來一向「愛祖國,用國貨」的趙世曾伯伯,依然喜歡國產美女陪伴看電影看表演,依然喜歡遲入場早離場──很多很多年前已見過,黑暗中相當擾民。

時間過去,當年花甲公子已經82,身邊貨如輪轉,都是廿多歲永遠的「囡囡」,傳媒拍得青春少艾有時服務態度不夠好,黑口黑面費事撒嬌還離行離列,侍候「放蚊」真掃興,所以曾伯情願一支公睇戲(大陸演員主演的《三夫》?),國產口味貫徹始終。

人生匆匆數十載,富豪自詡遊戲人間第一玩家,對比天天中港台新聞的刀刀見骨,槍彈橫飛、魚死網破……香港名城已被賣港賤奴雙手奉上主子,凌遲致死了,這些趣事餘韻博人一笑,稍作紓緩,亦屬貢獻。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其他呢?中國人年齡稱謂有寓意:弱冠(20歲)、當立(30歲)、不惑(40歲)、知命(50歲)、耳順(60歲)、古稀(70歲)、杖朝(80歲,上朝可以拄杖)、耄耋(80~90歲)、鮐背(90歲,老人背上生斑和皺褶如青花魚)、期頤(100歲,網上有「朝頤」一詞想是誤傳。壽以百年為期,亦期待子孫奉養)、花甲重開(120歲)、古稀雙壽(140歲)──看來110及130歲的老人被忽視了,沒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