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歐霸盃前身歐洲足協盃於71/72球季進行首屆賽事起,初期決賽仍是以兩回合主客場形式進行,直到97/98球季則改為在中立場一場過決勝,過去21年來的決賽大多是在西歐地區上演。對車路士與阿仙奴球迷而言,要遠赴巴庫觀戰確實不便,結果出現門票滯銷情況。
倫敦與巴庫距離近4,000公里,距離大概是香港前往哈薩克城市阿拉木圖般遙遠,兩軍球迷亦沒有直接途徑前往當地,會方也拒絕向球迷作出旅費資助,令兩隊各被分配的6,000張決賽門票,直到決賽前幾天仍未售罄,據悉亦有不少贊助商將決賽門票退回歐洲足協,恐怕這個座落在前蘇聯城市的奧林匹克球場,屆時會出現不少空座。歐霸盃及足協盃決賽的入座紀錄,是1999年帕爾馬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擊敗馬賽一戰,當時有多達62,000人入場,儘管今屆場地奧林匹克球場能容納68,000人,似乎仍難打破紀錄。
歐洲足協早在兩年前已確定今屆決賽場地,雖說不該有地區歧視,但選巴庫作為今屆決賽城市,仍引起不少非議,巴庫對不少遊客吸引力不足,當地最大的機場每天只能處理最多15,000人。另一問題是因阿塞拜疆與阿美尼亞的政治關係緊張,令阿仙奴中場米希達利恩無緣參與決賽。
文︰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