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周記】
五月十八日,九州鹿兒島縣屋久島暴雨成災,日本氣象廳說,是五十年一遇。從南村(サウスビレッジ)青年旅舍傳來消息,超過200登山客被洪水困於山上屋久杉林區。這家位於島南平內地區的青年旅舍,是多年前第一次到訪屋久島時的住宿地,那一年的六月,九州也遭遇了持續大雨,登山前到訪島西栗生橋附近88米高的的大川瀑布,遠遠已經感受到其因大雨而倍增的氣勢,洶湧澎湃,當日每小時60毫米的降雨量,其實遠未及今次(達120毫米)。
當地人常說:「屋久島一個月中有35天下雨。」屋久島向以雨量異常豐富聞名,年降雨量超過4,000毫米,經常雲霧縈繞的高山地帶,更達8,000毫米,是「雨之鄉」。島上46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峯林立,故又被稱為「海上的阿爾卑斯」,登島目的,賞瀑之外,當然是登山。登上最高峯宮之浦岳,是原計劃中的行程,打算分兩天完成:先探「白谷雲水峽」,穿過千年古杉原始森林,在北麓山屋過一晚,第二天一早登上宮之浦岳,再從南坡下山,經高地濕原「花之江河」至紀元杉巴士站。
雲水峽原始森林 苔蘚翠綠地毯
大清早出門,到宮之浦港轉登山巴士,還未到達登山口,便開始下雨。早有「打水戰」的準備,穿好雨衣雨褲,便立即出發。「雲水峽」是白谷川的源頭,一如其名,是雲和水的家鄉,地處於亞熱帶的屋久島,經常被來自海上的濕氣籠罩着,海拔800多米的雲水峽,終年雲霧飄渺;作為「日本下雨最多的地方」,谷中溪澗瀑潭流水長年不斷。雲水峽入口處是落差10米的「白たえの滝」,登山者先要攀越瀑旁石坡,天雨濕滑,要格外留神,過了吊橋,山路開始沿溪在林中穿插。這裏有兩個選擇:左邊的石砌道,是地圖上標示比較易走的路;右邊是「原生林步道」,較崎嶇,路程也較長,但會穿越原始森林區。我作了一個錯誤、但並不後悔的選擇:向右轉,入原始森林區。
雲水峽內是溫帶的闊葉樹和高山亞寒帶的針葉樹的混合林,原始森林內有不少樹齡達二三千年的古杉,雲霧飄渺,石塊和樹幹都長滿苔蘚植物,如蓋上翠綠地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作品《もののけ姫(幽靈公主)》中,神秘的「麒麟獸森林」(もののけ姫の森),就是從這裏得到靈感。來雲水峽,當然要感受這種「もののけ姫の森」的神秘和原始的氣息,「原生林步道」是必然的選擇。安插在行程緊密的「兩天登頂遊」中,卻是高估了自己體能,也低估了天氣因素的影響。
雨下得很大,到處都是泥濘水窪,沒有太多人工修葺的山路,更加難走。大雨滂沱中,本已陰暗的森林,更加陰暗。不久便遇上走回頭的人,原來已到了需要涉渡溪流的位置,大雨令溪水漲到小腿高度,他們過不了溪。到溪邊觀察一下,看見往上數十米處有巨大倒木橫亙溪上,正好作橋,之後還有幾個需要涉渡的位置,不過水位不高,平時也常參與溯溪活動,故沒大困難。
廿步之遙 與屋久鹿對望
兩個多小時後,來到一片林中濕地,那裏基本上已成一片淺塘,需要涉水而過。濕地上是蛙類天堂,蹲下觀察之際,抬頭赫然發現一隻雄鹿立於距離廿步左右位置,定神地看着我,頭頂着一對美麗叉角,是島上土生的屋久鹿。手忙腳亂地舉起相機,在這樣的光線下,又不想閃光燈驚嚇了牠,於是索性放下相機,靜靜地和牠對望,直至牠慢慢地踱步消失在林中。忽然想到,那不就是宮崎駿畫筆下的森林之神「麒麟獸」嗎?相信大師當年創作麒麟獸時,定有參考過屋久鹿的形態。
走原生林步道,比預計步行時間多了近倍,到達楠川步道分岐,已是中午,估計無法在天黑前趕到新高塚小屋,摸黑闖森林,極之危險,只好中止原計劃,取道荒川登山口下山。回到旅舍,舍監也嚇一跳,因為她沒料到我會中途下山,卻也十分認同如此決定。
身為隨緣的登山者,鮮有強求定要完成甚麼,卻往往遇到驚喜;偶爾有渴望達到的目標,反而諸多阻滯。大雨很討厭?一點也不。曾經旅居愛爾蘭多年,那一片被譽為「翡翠島」、亦經常陰雨連綿的土地,「愛這片土地,卻討厭天氣」,常聽到幽默的愛爾蘭人如此自嘲,卻也深深明白,沒有雨,哪有美若伊甸的滿眼翠綠?我懂,屋久島,也是一樣。
撰文:Daniel-C
好山愛水的城市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