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癌篩查,在香港需要嗎?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癌篩查,在香港需要嗎? - 張淑儀

醫學界認可的癌症全民篩查,就只有三大類:子宮頸癌、乳癌、以及大腸癌。在香港,政府推行了子宮頸及大腸癌,但對於乳癌,到現今,只是看到特首去年施政報告提及,卻未見相關官員有跟進行動。

最近獲邀出席立法會「支援癌症病患者事宜小組委員會」,由主席蔣麗芸議員主持的癌症預防和篩查討論會,我向議員們簡報了香港乳癌狀況及國際乳癌篩查的成效。

自1994年開始,乳癌已經攀升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佔了四分一個世紀,由25年前每年1,000宗,到現在超過4,000宗,升幅驚人。衞生署及民間團體,都努力宣傳健康生活及飲食,但超過十年的呼籲,市民運動意識比以前強了,低脂飲食關注多了,母乳餵哺多了,但仍未見癌症數字降低,顯然有未明的因素,有待醫學界拆解。

防癌措施,除了預防工作,篩查去找出早期癌症,是醫學界努力的方向。乳癌篩查,早於七、八十年代,經過七個不同國家的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可以通過定期乳房X光檢查,減低乳癌死亡率,在歐美及亞洲各地,有超過38個國家,都有政府推動的全民乳癌篩查,亦見成效,將乳癌確診期數提早,以及減低死亡率。醫學界的討論,在於篩查對象的年齡,50至70歲、還是40至80歲,以及不同風險因素的女士,是否一年、兩年、或三年進行一次,和最新的三維乳房X光的運用等。

香港的乳癌篩查項目,始於民間。早於九十年代初,第一個乳癌篩查,是我在廣華醫院成立,兩年的先導計劃,發現可以找出早期乳癌,自始在廣華及東華東院,已經成為恒常的服務,輪候時間超過兩年,為不少患乳癌女士提供「早診早治」的機會。

在乳癌基金會屬下的乳健中心,篩查服務已有九年,在沒有症狀的女士,篩查1,000名女士,找出6.9個乳癌,符合國際標準,與香港現有政府推動的大腸癌篩查,1,000個人士找出6.8個癌症相若,成效無容置疑。再分析有家族乳癌病史的女士,篩查1,000人,找出9.9個乳癌,在這高風險群組,更見好處。

在這清晰的本地及國際科學數據面前,我們深信,香港如能成功推行全民乳癌篩查,我們面對的乳癌期數會提早,治療方法簡單些,保乳手術比率會增加,化療用度會減少,死亡率會減低。

香港乳癌基金會向政府建議「乳癌篩查三步走」:
1.為高風險女士,提供每年一次乳房X光檢查,包括有家族病史或乳癌基因變異,自己曾經患乳癌,或癌前病變的女士。
2.為低收入地區女士,提供兩年一次乳房X光檢查,讓未能接觸乳健教育的女士,得到應有的知識及服務。
3.邁向全民乳癌篩查的目標,減低整體死亡率,及乳癌治療的整體開支。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