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豺虎北踞 衣冠南渡 - 余家強

【有限創意】豺虎北踞 衣冠南渡 - 余家強

地圖通常北在上而南在下,其實沒必然根據,但影響所及,語言習慣講北上、南下,潛意識難易有別。

套於中華史地,更不止心理因素──西北多高山、東南是平地水鄉,遊牧民族居高臨下,劫掠中原猶如一馬平川般輕鬆,漢族往往南下流亡,斯文敵不過粗魯,謂之衣冠南渡,甚少形勢逆轉的。

所以上周本欄說過,悠悠五千年,胡化的多(例如打邊爐不用公筷),漢化的少,當今蝗禍亦然,劣幣驅逐良幣。

但道理在我們這邊。向南作戰,叫南侵,侵略的侵,違反公義;向北作戰,叫北伐,討伐的伐,雖然辛苦,正如歷史上罕有的兩次北伐勝利,朱元璋滅元和蔣介石掃蕩軍閥,都帶來復興。

眼前沒有戰爭,我們也沒有勝算,卻至少要輸人不輸陣。早在唐朝,六祖惠能躲避北宗神秀和尚追殺,結果禪門落戶廣東,保存佛學。文化播遷,香港何嘗不也繼承了正宗衣缽?

唯望港人別妄自菲薄,我們的粵語、潮州話和客家話等,古典優雅,最配用來唸唐詩宋詞,別對着北方佬便自覺矮一截,他們普通話是屈服於元朝影響的一種胡語。我們寫的叫正體字,並非繁瑣的繁體字。電腦輸入時代,筆劃多些有幾花時間呢?Traditional Chinese,既代表傳統中國字,也代表傳統中國人;簡體字應該叫殘體字,蕭變肖,發音都變埋,老豆姓乜都嗌錯。

我無意杯葛同胞、外省籍貫和新移民,正因為衣冠南渡乃自古大趨勢,有些祖宗遠自宋亡時扎根(新界原居民),有些在1949年,亦當然可以有些是初來乍到的。嚴格而言,這裏盡皆移民或移民的後裔,既來之則安之,並非逼君遷就香港,是加入我們,請同維繫一息尚存的真.中華。

每逢近端午節,我想起: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荊蠻。

──王粲《七哀詩》

只須把「西京」(長安)改成「北京」,豈不很似六四掀起的逃亡潮嗎?

詩中豺虎指東漢末年涼州賊軍,與蘇維埃政權一樣,屬於胡虜。王粲逃往的荊蠻在長江流域,後來華人每次愈走愈遠,來到國境南端的小島,天涯海角了,下一步,何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