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4日凌晨,荷槍實彈的解放軍在坦克開路下進入天安門廣場,對學生及民眾開槍,造成嚴重死傷。《蘋果》翻查香港多間書商的初、高中中史教科書,發現大部份避談傷亡人數。有中史科教師認為傷亡是六四一部份,教科書應反映;部份教科書以「驅散」字眼形容事件,「仲輕過雨傘運動」,與事實不符。
外界對六四實際傷亡人數眾說紛紜,但現時多本中史教科書,皆未提及解放軍血腥鎮壓學生所造成的傷亡。例如齡記出版的中史書,僅《新簡明中國史(三甲)》2013年版在註解處提及各界估算傷亡人數,其出版的《探索中國史》及《新探索中國史》則沒提及。
未提實際傷亡人數
另一書商文達.名創教育出版的教科書多以「武力干預」及「武力驅散」等字眼形容解放軍清場,且只用「流血衝突及軍民傷亡」形容,未提六四實際傷亡人數。
中聯辦間接持有的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出版的《新視野中國歷史》及《新理念中國歷史》,更只以「平息風波」形容解放軍清場,沒提傷亡人數。在《新視野中國歷史》2009年版章節末段,更出現甚具評論口吻結語:「『六四』風波,只不過是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個插曲,是非曲直,歷史將會作出定評。」
現代教育研究社出版《高中中國歷史》2014年版,對六四論述最詳盡,篇幅達三頁;除以一整頁時序表講解事件經過,亦引述官方及學者著作,估計解放軍清場後北京有至少逾400民眾身亡,逾萬人受傷,是現時唯一有詳細提及傷亡人數的高中中史教科書,亦是坊間少數正面提及參與學生曾提出中國民主化訴求的教科書;多數教科書將六四起因歸咎通貨膨脹、官僚貪污或貧富懸殊。
教協理事、中史科教師陳仁啟表示,不同出版社教科書有關六四的篇幅參差,由僅三數行至一整頁都有,僅極少數提六四傷亡數字;而官方一直避談傷亡,質疑教科書是否順官方思維編寫。陳指很多影片、資料和見證人都顯示,六四確實有傷亡,「既然傷亡係六四一部份,教科書係咪應該反映?」
■記者羅智堅、鄧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