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段車程上的閒聊,同座的老友問:你可曾吃過一位男士專門為你一人而下廚準備的飯菜?哦,真是考起我了,向記憶裏搜尋,答案是零。沒有、的確沒有,有的只是我心目中的男性廚神、私房菜的廚師,而招呼的不是一人而是一桌,她指的當然不是這類,只得老實回答,她嘆了一口氣道:那那你的人生也太貧乏了吧。總不能讓她一將而潰不成軍吧,於是,同樣性質的問題,貧乏如我也倒想問一問閣下又如何?她則說少說也有三個廚藝精湛,不輕易下廚的紳士專門只為她一人而下廚……。嘩,立刻令我刮目相看,曾享有這樣的待遇,評我有多貧乏也太夠資格;最保守的估計是三比零。哎!不是自卑也絕非自憐,而是此問驚醒夢中人,歲月都到那裏去了?別人視若等閒的對待,為何從未享受過?當然為她下廚的絕非職業名廚,也並非常為某人而下廚。
曾經年輕的歲月裏,必定錯過了什麼?一個精於烹飪的男士嗎?一個肯着上圍裙用無比的愛心只為了你而炮製美食的男神嗎?以前既無此生肯定不可能有了。
人比人嚇壞人,人比人氣死人,人比人啊又如何能不因此而失落;為了調整自卑的心態,自她離去後,想的不再是猜那至少三個人為她烹調的是何種美食,而是轉移到精神食糧,下次見到她時,或許要大她問一下,那麼,你可曾讀過寫在水上的詩?看過連石頭中也能長出的花朵?在專送的文字中,也有無數條路、無數座橋,有流水行雲、有日出日落、花開花謝……,與那情深浩瀚的文字之海比起來,那三餐飯又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