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周年前失藍籌地位

百周年前失藍籌地位

【本報訊】東亞有能力靠內地業務大翻身,亦擊退國浩集團、對沖基金Elliott狙擊,但始終敵不過「被剔出藍籌」命運,百周年前正式告別34年「藍籌地位」。

近年挑戰來自敵意收購

東亞早年進軍內地,食盡中國概念大升浪,帶動股價大升,2007年12月創下38.5元歷史高位;但一場金融海嘯令股價大插至八元,當年盈利由高峯懸崖式急插、按年大退99%,僅賺3,900萬元,近年業績已漸改善。去年核心盈利賺65.09億元,按年微升3.3%。

近年最大挑戰來自敵意收購威脅。大馬富商郭令燦家族持有的國浩,及美資對沖基金股東Elliott,被視為潛在狙擊手,連翻增持東亞股權;Elliott更高調叫陣,入稟控東亞及一眾董事對小股東不公,要求法庭解除該行與兩策略性股東(西班牙Criteria Caixa及日本三井住友)達成的股份協議,又致函股東鼓動放盤,促董事會賣盤釋放銀行價值。至今訴訟仍未判決。

東亞1984年納入藍籌股,惟近年隨內地科網公司冒起,東亞去年被剔出擁有34年的藍籌地位,李國寶當時回應:「我當然feel regret(感到遺憾)俾佢(恒指公司)踢出嚟。」
■記者黃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