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碼,一係入,一係唔入。好深。
十二碼,一係判,一係唔判。仲深!
香港足球壇有兩位英雌打開世界之門,皆非球員。一位叫陳婉婷,綽號「牛丸」,領東方奪標,成為世上首位贏得男子頂級聯賽冠軍的女教頭。一位叫羅碧芝,香港唯一女子國際主裁判,一哨天下響。
極刑者,判與不判之間,有太多曖昧。
一攻一守球員在禁區短兵相接,攻方倒地,千分一秒的決定,吹唔吹?
吹!真的冇插水?先掂波定先鏟腳?睇真未?
吹!有冇人越位在先?
手球吹唔吹?波打手定手打波?手臂定心口?
吹得快未必好世界,原來應該畀得益……
吹!然後是三五七個球員怒氣沖沖圍過來。
不吹。又是三五七個球員怒氣沖沖圍過來。
這些場面,難不倒眼前這位小女子大判官。雞已吹,點到你唔服!
撰文:簡力斯
攝影:許頌明
達男子體能標準 進軍港超聯
足球場一直是男人世界,頂級女主球證少之又少,在歐洲五大聯賽登場的,就只有德甲的Bibiana Steinhaus和法甲的Stephanie Frappart(今年4月才首肩重任),伊朗更曾因Steinhaus穿短褲執法而取消直播賽事,至於大家看英超熟識的美絲(Sian Massey)是旁證,即助理裁判。國際級的香江第一女,萬綠叢中一點紅,叫她Gigi吧。她的樣子超cool,拿着哨子威風凜凜,近年經常到海外為亞洲足協的國際賽執法。女子一樣可以全情投入做球證,視乎捱唔捱得。
原來每場90分鐘的賽事,球證平均要做240個決定,還要跑上10公里以上。錯判甚至無錯判都會被冠黑哨之名,助語詞橫飛問候,EQ低一點都不行。試過有球員一腳波兜心口踢來報復,Gigi怒髮衝冠,馬上掏出紅牌下驅逐令,可不要小覷這位嬌滴滴的女子。
每場跑10K,做球證最忌唔跑得、冇耐力、體能差。Gigi自小是運動健將,中學參加越野跑、打甲組排球,大專入足球校隊,這一關對她來說,信心如C朗射罰球。「半年一次體能測試,最初跟女子球證標準,輕而易舉,毋須練習已可過關。」女子國際球證的體能要求一:6.4秒內跑40米,休息一分鐘再來,重複6次;要求二:跑75米然後步行25米,25分6秒內重複40次。「2015年把目標放在香港最高水平的超級聯賽,便要與男子睇齊,這次要下一番苦功了。」男子一等球證標準,以上要求一,要縮到6.2秒內完成;要求二,要提早1分33秒跑完,殊不容易。終於過關,進軍港超聯!
唯快不破,法國球員麥巴比曾在賽場上以時速39公里飛奔,比飛人保特跑100米的平均速度還要高。「球證除了跑得遠,還要跑得快,有時一個反攻長傳,由一邊場區直奔另一邊,人不會快過皮球,但要做到緊貼球員,看清他們的動作。」因此,她每天都會跑步和舉重,恒常訓練以保持最佳狀態。畢竟上場時因跟不上球員而睇漏眼,眾目睽睽,好鬼𤓓!
漏判十二碼令大馬出局 耿耿於懷
電光火石,每場作240個大大小小的決定,往往是千分一秒的反應,卻影響整場賽事的結果。場上當機立斷,原來Gigi日常生活有選擇障礙症。「買件東西左顧右盼,講句說話思前想後。當球證的判斷力是訓練出來的,只限場上,掌握吹雞時間至關重要,見到防守球員在禁區犯規,原來攻方另一球員可以補射,畀得益最合適,吹快咗就冇得返轉頭。」
常言球證錯判是球賽一部份,先來盤點一下經典犯錯:
2006年巴西一項盃賽,頑皮的拾球童把球踢進龍門,女球證判入波。
2006年世界盃澳洲對克羅地亞,克軍施蒙歷領三面黃牌才被逐離場。
2010年中超,球證補時不足吹長雞,其後竟把已回更衣室的球員召回再賽60秒。
2011年女子世界盃,有球員當自己是守門員,在禁區雙手接住皮球兩秒,球證示意比賽繼續。
2014年德甲,利華古遜的傑斯寧頭槌頂中賀芬咸球門網側,皮球剛好穿過網上破洞進入球門內,球證當作入球,真正「破網而入」。
本港亦曾鬧笑話,去年菁英盃大埔球員因隊友受傷把球踢出界,豈料東方沒把控球權交還,艾華頓接應界外球射門得手,裁判湯巨森竟要求東方讓大埔射入一球還禮,被東方主帥「牛丸」拒絕,其後遭處分。
Gigi認為,球證都係人,當然都會犯錯,關鍵是怎樣盡力把犯錯減到最少。近年足球壇引入VAR,幫助球證重看賽事,冀令判決更為公正,已是一大進步。Gigi可曾錯判?當然有。哪一役?
「剛成為國際裁判時,第一次出外,到緬甸為澳洲對馬來西亞的比賽執法。當時我明明見到有球員在禁區犯規,但經驗不足,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完場後看錄影,確定應判十二碼。就是沒判這個十二碼,令馬來西亞不能出線。」說起這件事,Gigi仍然耿耿於懷。她提醒自己,以後要更加留意足球的方向和球員的落腳點,確保不會重蹈覆轍。
沒人留意的球證就是最好的球證,代表做得公平公正,無人非議。Gigi深明這個道理:「一場球賽的焦點應該落在球員和教練身上,完場無人記得我,就是我贏了!」
靠能耐立名聲 刻意侮辱不妥協
權力所及之處自有濫權現象,電視劇《鐵探》的惠英紅濫權,現實政治黑幕亦充斥太多濫權,球證在比賽中手握大權,也會濫。去年法甲一個球證就因被球員無心撞跌,竟腳踢報復,更亮出紅牌將該名球員驅逐出場,大發官威。如此濫權,應當聲討,但球證尊嚴卻不容侵犯。
Gigi在港遇過不少野蠻球員,最記得一次有球員犯規而得單刀機會,她立刻吹停賽事,同隊另一球員怒火中燒,竟朝着她胸口一大腳波省過來。「嗰次真係好嬲,即刻紅牌趕佢出場!」但她久久未能平復心情,慨嘆為何有人野蠻至此。本港球證全為業餘,球員則是正職,球賽勝負關乎球員前途,計較得失在所難免,但何至於發洩在球證身上,而且是個嬌滴滴的女裁判?
要一班波牛信服,靠的是能耐。「最初幾年一定難捱,一個𡃁妹做球證,人家不認識你,那段時間特別多球員挑釁我。過了幾年,開始建立名聲,他們知道我真的具專業水平,不再針對,賽後還有講有笑。有些球員場上很火爆,事後卻向我道歉。有時他們會請教我球例,大家熱愛足球,自然有偈傾。」不過總會聽到一些刻意侮辱的說話,對這些人,她的態度是決不妥協,見面不打招呼。
月入$4,000 英超球證年薪過百萬
在香港擔任一場球賽的主裁判,酬勞是1,600大元,一個月最多做兩場,加上擔任後備裁判,月薪不過四五千,交屋租也不夠。Gigi畢業後投入教育界,當體育教師,收入穩定,卻為了當球證而由全職轉兼職。「四年前的暑假,本來獲邀去韓國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做裁判,但學校不批准我放假。我好想去,因為再升級便不會做到世大運的裁判。心想將來會越來越多機會出外,一去便是十多天,索性辭職。我知道將來要再教書就得從頭開始,但現在想做我喜歡的事,我冇嘢輸!」她未結婚未有男友沒家庭負擔,有條件想做就做。
「正式做球證,多了時間訓練。每次出差都有錢,我又做了球證初級導師、考核員,還有寫專欄講球例,勤力少少都可維持生活,有能力畀家用,未至於要問人借。」她自言家中有一兩個名牌手袋,小小虛榮卻不及球場上的大滿足。
英超球證年薪過百萬,不用做兼職保生計,只需每天鍛煉體格,了解未來一場賽事的球員。Gigi當然羨慕,但她惦記着香港前輩一席話:「我們雖然不是專業,但要做到最專業!」
亮相英超亞洲盃 高普唔敢鬧
興奮時刻終於來臨!Gigi兩年前參與在香港舉行的英超亞洲盃,決賽利物浦大戰李斯特城,她擔任第四裁判。全體成員步出大球場,上空煙花綻放,四萬座位全場爆滿,令人透不過氣。「真的太難忘了,開賽前利物浦教練高普走入球證更衣室跟裁判團打招呼,他很有風度,第一個過來跟我握手。教練在比賽時經常罵球證,高普更出名肉緊,我做了兩場,佢一句都冇鬧過我,大家都話有女仔做第四裁判,連教練都會收斂。」
今年3月她剛到過英國與英超球證交流,除了在女子最高水平賽事執法,更與英超球證一同訓練、上堂,學習新球例。「這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大會安排經驗豐富的導師一起看英格蘭國家隊、英超和英冠賽事,分析每場比賽。他們有很多資源,令我充份了解職業和業餘球證的分別。」此行她看了英格蘭對捷克的友誼賽,見到哈利簡尼和史端寧,寓工作於娛樂,委實是難忘之旅。
Gigi最好的朋友都是來自以前排球隊和越野跑的成員,人生離不開運動。她出過一本書,鼓勵年輕人尋找興趣,發掘潛能。「你畀部相機我,我都唔會識得影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對她來說,當球證的快樂一定比教書多很多。說到這裏,這位女判官突然現出很凌厲的眼神,當你還在計算一場球賽的勝負,她卻在計算人生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