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默沙東藥廠本月初在報章刊登聲明,掀起有香港疫苗中心使用水貨九價子宮頸癌(HPV)疫苗的恐慌。《蘋果》向多名業內人士查證,揭露俗稱「針場」的疫苗注射中心,偷偷從德國、澳洲及馬來西亞等地,以郵寄或螞蟻搬家形式運入本港。這些有醫學美容背景的針場,部份由內地富豪投資,由港人「打骰」,吸納保險經紀等人作中介,以疫苗作餌,引內地客來港後推銷保險、身體檢查等療程,扣除分佣予中介,一間小型針場只做疫苗注射月賺最少100萬元。
記者:林穎嵐 徐雲庭 周子惇
自爆出真假疫苗事故,連日來大批內地客到環亞體檢中心要求退款,亦令其他水貨針場人人自危,「keep咗成千針(水貨),𠵱家愁緊唔知擺去邊。」尖沙嘴商廈一間水貨針場職員Billy透露,行內流傳衞生署將突擊檢查針場,公司想盡快散貨避開追查,但怕被內地客發現使用水貨,有行家索性即時暫停HPV疫苗注射。
水客拆散無保溫
涉事水貨針場已從網上刪走HPV疫苗資訊,「明明之前每月有幾百針,一出事就突然話冇針。」Billy透露,公司幕後老闆是內地富豪,安排持保險經紀牌照的港人主理業務。這些針場主要由數間有醫學美容背景的公司操控,三年前進軍本港。另一疫苗注射中心負責人任先生爆料,水貨疫苗主要來自加拿大、德國及澳洲等地,「之前只要知道係默沙東正貨,啲客唔會留意係唔係香港貨。」
據知,部份水貨是向本地醫生收購,俗稱「轉針」,又會由外地以速遞方式運送來港,但主要仍靠水貨客帶貨過境。《蘋果》取得一張有人帶水貨疫苗來港相片,顯示有人在香港機鐵上整理HPV疫苗,估計逾百針HPV疫苗,散裝在一個手袋內,並無冰袋或保溫箱,袋內裝有疫苗的內盒,則沒香港正貨MSD招紙,藥盒亦明顯非香港代理版本。
整容療程佣最多
「因為外國地方大,配額多有貨剩,所以搞到水貨出口。」在德、澳等地因醫藥分家,市民須持醫生處方,再到藥房買HPV疫苗,帶返診所注射,惟部份國家未必嚴格管制。去年澳洲華裔女藥劑師Katherine Gong,經另一男子走私約值50萬澳元(時值278.8萬港元)、共2,400多支HPV疫苗來港,在當地被控三項批發供應違禁藥品罪成。現時在澳洲注射三針疫苗,約需3,000港元,對比本地針場最少以約7,000至10,000元供內地人注射,估計利潤最多達兩倍。
近年針場越開越多,從事醫學美容顧問三年的Bonnie稱,這些針場利用HPV疫苗作餌,藉此推銷其他利潤更高的產品,例如身體檢查、基因檢測及整容療程。以在內地十分流行的兒童基因檢測為例,一旦推銷成功,就可收取最少四萬元,「呢啲先係(賺)大錢,仲長做長有。」
衞生署跟進投訴
針場在中港兩地廣招中介,中介則透過不同社交媒體如Linkedln及微信「撈客」,再轉介客人予針場顧問。Bonnie指逾半內地客打針之餘,會消費其他產品。以8,000元三支疫苗計算,中介每帶一個客,可抽取1,500至2,000元回佣,若內地客有其他消費亦再抽佣,「整容抽得最多。」Bonnie指顧問月入三至五萬元,中介月入10萬至40萬元不等。若HPV疫苗缺貨,等如自斷客路,故針場一直想辦法引入水貨疫苗來港賺錢。以一間水貨針場月供應1,000針計,扣除中介佣金及針價,中心月賺最少100萬元,部份有多間分店的針場,月賺數百萬元。
衞生署發言人指,正積極跟進近期涉子宮頸癌疫苗投訴,有需要時會與執法部門採取聯合行動。根據《進出口條例》,從香港境外進口藥劑製品人士,須事先申領由工業貿易署署長授權衞生署簽發的進口許可證。違者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銷售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會觸犯《藥劑業及毒藥規例》,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