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屬留歐派的文翠珊在國家尋求脫歐之時接任首相,雖達成自大學立定的政治野心,但注定吃力不討好,是「百年來最悲苦首相」;苦撐三年,團結國家和黨友脫歐的誓言終未實現,何以遲遲不願下台?有分析相信她是不信任繼任熱門人選、前外相約翰遜,擔心他令黨和英國再陷分裂。
遭黨友選民離棄
為多位政治家撰寫傳記的英國歷史學家塞爾頓前日在報章撰文,形容文翠珊是百年來54位首相中最悲苦。她2016年7月入主唐寧街時,稱要建設「人人合意的英國」,她對保守黨的熱誠、為民服務的態度,加上基督教背景,在當時確是修補國家分裂的最佳人選,還有人欣賞她在脫歐談判上逆流而上的毅力;惟如今除了丈夫仍在背後支持,黨友和選民皆已離棄她,塞爾頓相信表面無恙的文翠珊實已身心疲累。塞爾頓續說,文翠珊下台唯一憂慮是後繼無人,擔心脫歐派約翰遜若上台,可能令保守黨更四分五裂;她曾說約翰遜是「一面盡顯智慧和效率,一面遊戲人間」的雙面人,寄語他認真表現。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