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3,000人製作亞洲人圖譜中大:已婚人士腸道益菌較多

招募3,000人製作亞洲人圖譜
中大:已婚人士腸道益菌較多

【本報訊】腸道益生菌你聽過未?益菌與腸道健康的關係並非人人了解,中文大學醫學院將進行「HKGutMicMap港人腸菌圖譜」分析,屬亞洲首個同類研究,分析港人的腸菌組成,去年的初步研究發現,腸菌組成原來受到性別、身高體重、甚至婚姻狀況等因素影響,有伴侶同住的人原來腸菌的種類會比單身人士多。正式研究即將展開,研究團隊期望能找出腸菌與生活習慣之間的具體因果,並有助預測肥胖症及糖尿病等疾病。
記者:何家朗

腸道有許多皺褶和彎曲位,總面積多達32平方米,可容納近10萬億個細菌棲息和生長,數量約等同於人體細胞總數。腸菌種類有逾千種,致病細菌僅佔當中不足100種,其餘大部份則為無害或有益的細菌,能幫助食物消化及營養代謝。醫學界亦已證實腸道益菌有助抵抗疾病、控制體重及調節情緒,腸菌種類豐富通常代表身體較健康。

現時醫學界積極對腸菌進行研究,歐洲及美國分別有「腸菌地圖」的研究,分析腸菌的種類、數量及其相互影響,以得出腸菌與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關係。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陳基湘表示,腸菌的組成會受到年齡、人種及生活習慣等多個不同的因素影響,如同指紋一樣因人而異,故外國的腸菌地圖並不能套用於香港人,但目前本港及亞洲地區均尚未有類似研究。

盼助預測肥胖症糖尿病

中大醫學院為此展開名為HKGutMicMap的港人腸菌圖譜研究,屬亞洲首個同類研究,是針對港人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分析腸菌組成。研究於去年率先進行初步研究,分析462名港人的腸菌組成,發現腸菌與性別、睡眠習慣及身高體重等有關,甚至連婚姻狀況亦會對腸菌有影響,例如已婚或同居人士,其腸菌多樣性會較單身人士為高。此外,研究亦發現多項重要現象,例如病人服食抗生素後,對腸菌的殘留影響或會長達一年。

陳基湘指出,目前研究仍屬起步階段,有關現象的背後成因尚不得而知,需要更大規模的樣本才能得出結論,會展開正式研究,預計要約18個月招募市民提供合適的糞便樣本等作分析。

他期望今次研究會較歐美同類研究更深入,並利用大數據,找出腸菌組成與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具體因果關係,甚至可用作預測肥胖症及糖尿病。

中大醫學院現正招募3,000名年齡介乎18歲至65歲、居港三年以上及無長期病患的人士參與是次研究,而參加者將會獲安排到醫院接受口腔、血液和皮膚採樣及填寫問卷,耗時約兩小時,每位參加者並需於日後交回糞便樣本。

每位參加者可獲100元交通津貼,以及一份市值逾千元的血糖血脂詳細體檢報告。有意報名參加者可致電3150 0533,或致電6590 5746查詢。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