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翻查多本通識教科書,部份出版社仍會在「今日香港」單元提及六四,主要提到市民每年6月4日晚上參與燭光集會,作為體現「中國人」身份認同的例子,但沒提及六四血腥鎮壓和傷亡,僅以「中央政府清場」輕輕帶過。有教師質疑寫法避重就輕,又分析教科書內容編排或與公開試試題有關。
「中央清場」避談血腥鎮壓
《雅集新高中通識教育系列:今日香港》在有關香港居民多元身份認同部份,列出多項體現「中國人」身份認同事例,其中一項是「對中國重大事件的感受和回應,例如關注六四事件、國內維權人士被捕等事件……」,更附某年六四燭光集會圖片,說明指「不少香港市民會於6月4日晚上前往維多利亞公園,參與六四燭光集會,以悼念六四事件中的死難者。」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的《新視野通識教育:今日香港》亦在有關香港居民「中國人的身份認同」部份,在「提升對國家民主及社會發展的關注」分項中列出六四,並有百多字描述:「1989年,北京學生及市民在天安門廣場聚集,向中國政府提出改善民主政制及反貪腐的訴求,事件以中央政府清場終結。港人多年來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六四事件』及國家民主發展的關注。」該項亦附某年六四集會圖片。
田方澤認為書中雖有提反貪腐和政治改革訴求,卻只用「中央政府清場」一句輕輕帶過,「放水炮又係清場,解放軍逐個抬走又係清場」,但六四清場出動軍隊和坦克車,是暴力鎮壓,只用「清場」描述是避重就輕。
田指書中編排可取之處是提到港人多年來用不同方式關注六四,亦有鋪排緊接提及港人關注內地維權,平衡地提到正反事件。田估計兩書提及六四,是因2013年文憑試出過有關六四燭光集會題目,認為出版社改版受公開試試題影響。而文達.名創教育的《高中通識新領域》,在今日香港單元無提六四。
■記者鄧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