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線索】
華為俾美國禁,有人話係打響科技戰第一槍,有人話上年搞中興嗰次先係第一槍。其實,第一槍老早打響,不過係中國打出。呢十幾年,一方面,中國輸入美國軟件同高端硬件,又同時不斷嘗試打入國外市場,但另一邊廂,喺互聯網裏面,就唔畀Google、facebook、Twitter及一眾電子媒體喺中國做生意。呢個唔平衡,呢個非自由貿易,成行都知,係人都知,而家美國先嚟做嘢,手腳又真係好慢。
當然,美國出口去中國,對美國某啲公司有着數。硬件科研嘅嘢,最大嘅成本,好多係fixed cost,一旦成功,最賺錢就係將個fixed cost以量去攤分,而中國市場,就好幫到跑量呢一瓣。而家冇得賣去中國,平均成本一定受上升壓力,睇吓市場決定,科企啃幾多,消費者啃幾多。
其中一間美企,未正式受影響,但越嚟越危險嘅,係Apple。Google、facebook等等,反正都被禁,本來無一物,都唔可以再差得去邊。但蘋果好大比例嘅生意嚟自中國,而同時間,又有好大比例嘅生產出自中國。咁當打起上嚟中國拉籌碼,除咗稀土,好快就排到蘋果。而美國方面,已經放咗好多中國製產品入關稅懲罰清單,如果要再揀嘢抽,蘋果手機都唔係話排得咁遠。
蘋果手機不遠了
蘋果喺中國搵錢有呢類潛在風險,呢個晨早知,管理層非常清楚,股東唔多唔少都有一定心理準備,遲早要還,不過唔知幾時。而家只係將個鐘校快啲。我估,逐漸轉型賣多啲月費服務,其中一個目的,就係減低對中國市場嘅依賴。呢個轉型有排做,但時間似乎唔係企喺佢哋嗰邊。
當科技戰持續,越來越多高端技術不得輸入中國,跟住會點?中國企業冇得揀,正如華為話齋,咪自己研發囉。華為聲稱,一早有Plan B,兩手準備定,唔怕被禁。首先,就算作業系統同高端硬件有Plan B,冇咗Google Store同啲app,國際市場凍過水。第二,有Plan B,唔代表個Plan成熟到隨時出得。外界冇可能知係真係假,我只可以話,如果佢真有個Plan B出得街,只不過一直忍住唔出,就真係超出咗業界正常邏輯認知,寫個服字,抵佢贏。
香港歸邊一邊?
無論今次Trump最後放唔放水,經此幾役,中國一定鐵定心要自力更生。其實一早好多人講,本身中國城牆裏面自己係一個內聯網,同世界嘅互聯網,越行越遠。如果騰訊想,自己另起爐灶,定個新嘅protocol,應該可以令全中國都照跟。橫掂係咁,就索性落到最底層,由晶片開始,殺上網絡,再打上app,一條龍re-imagine中國內聯網,學Elon Musk話齋,從first principles開始嚟過,例如一開始就已經假設內聯網係用嚟監控同維穩,呢個應該係科技史上最大嘅revamp,勁過起條萬里長城。
當中國內聯同世界互聯網分家,即係例如中國有一日只用中國手機,唔畀買敵人嘅iPhone,而中國手機只係上到內聯網嘅時候,咁香港會歸邊一邊呢?當SF等城市推出禁止在公眾場合使用面孔識辨,去保障個人私隱,而中國就將中央監控推到技術極限嘅時候,香港會跌入邊一邊?香港政府近年力吹大灣區,硬上送中法,不惜一切融合入中國,自絕於世界嘅取態,再清楚不過。
撰文: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