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就只是分男和女嗎?性別在時裝界的角色尤其有趣,大概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時已經有過一點衝擊,如Rick Owens所說:「這事兒在古代就已經有了。」
上世紀20年代開始,Coco Chanel、Christian Dior、Saint Laurent、Giorgio Armani、Jean Paul Gaultier等都透過時裝帶出有關性別的議題。在開通和前衞的時尚國度,性別的概念老早就超越了生理的層面,就如著名小說家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的六字箴言 「Sex is biological. Gender is cultural.」(性源於生命,性「別」源於文化)」 。
21世紀,性別身份的議題走到多遠?讓我們在一些品牌理念、名模和潮流之中找答案。
撰文:楊慧珊
攝影:郭賢興
示範:Lucy Regue of Sun Esee
化妝:Deep Choi
髮型: Ziv Lau
新世代時尚中,傳統 「男女」 的框框多少已經蕩然無存,而且加入了很多新詞彙Co-ed、Androgyny、Non-binary,Gender-fluid、Agender、Genderless、Gender-neutral、share wardrobe……,但這樣的取向和以往普及性強的unisex又有何分別或延伸呢?
性別混合
Unisex可視為中性,一個既不是屬於男,也不是屬於女的設計,也可以代表為第三種性別,或適用於所有性別。今天,我們不再談論sex,而是gender,新gender正在增長,今天就有genderqueer,它可以指那些跨性別人士,Louis Vuitton在2019春夏時裝騷上就首用變性model Krow Kian,他同時以首個變性人的身份登上《L'Uomo Vogue》,還有John Galliano的愛將,變性人Theodora Quinlivan是Maison Margiela全新香水Mutiny的代言人之一 。最新,前女模Natalie Westling變性改名做Nathan Westling,是要配合自己的新性別。
這麼多性別的同時,就必定是有互相混合,或甚麼性別都不是的存在,所以Non-binary來了,這些人可能有,但不限於以下的性別認同:兩者兼具或兩者以上(bi-/tri-/pangender……);在兩者或以上的性別認同之間流動(gender-fluid);兩者皆無(agender);其他無法定義、或自己不去定義等。無論在任何面向,新性別的多元性實在有太多,他們的可塑性亦多。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 http://add.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