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頂上寫字 - 楊靜

在屋頂上寫字 - 楊靜

「遙遠的詞語」(REMOTEWORDS)是德國藝術家Achim Mohné與Uta Kopp的工作室。自從2005年谷歌地球上線,兩人就持續在世界各地的屋頂上留下簡訊,再借助這個虛擬地球儀的功能,等待多年後有人不經意間從軟件界面發現這些訊息。

他們從居住地科隆出發,從德國到歐洲,再到其他的大陸,選了幾十個屋頂,一筆一畫,用大寫字母搭起不知什麼人會看的詞語。這個項目多少受到地景藝術的啟發,將周遭的大地景觀和藝術作品聯成一線。只是大部分地景藝術鍾愛鄉野自然,遠離城市。譬如美國雕塑藝術家Walter De Maria 1977年的作品「閃電場」,須從縣城駕車幾小時才能到達的沙漠,附近荒蕪。藝術家在那裏安裝幾百根不鏽鋼桿,意在吸引偶爾來襲的閃電,讓人們清楚看到自然力量。而地景藝術的另一個特點,即是規模宏大,國家公園、綿延海岸、高地荒野、黏土巢穴,真是以大地為畫布,揮斥方遒。

在大與自然這兩個層面,「遙遠的詞語」看似背道而馳。小小的城市屋頂,只不過幾千呎面積,更常見的大概只有百呎而已。遠則更談不上,從馬路走入大樓,電梯直上即到。但Achim和Uta卻說,這麼多的屋頂留言真的很少人會看到。遠,並非物理意義的遠,更多是一種近在咫尺的隱形。城市建築多為人們共同擁有,功能性又強,我們去一座大廈不然為了睡覺,不然為了工作,或是吃飯玩樂,如果你忽然說要上去樓頂,保安員還會擔心你是否要去跳樓。

這也是為什麼Achim和Uta想到借用谷歌地球,在這個軟件的俯瞰中,屋頂與街道沒有分別,都會進入我們的眼簾,反倒是樓內那些整日裏見到的空間物件,被混凝土藏得嚴嚴實實。最妙的是,谷歌地球有時差,也許要在幾年後才會更新已有的圖片庫。「遙遠的詞語」曾經在德國魯爾區礦業城市的某個屋頂上寫「留給未來的還有什麼」,創作時這個舊工業區正要進行產業升級,很多建築都會被拆掉。到幾年後,人們在谷歌上看到這幅屋頂書法的大哉問,周遭的一切都不在了。

在屋頂上寫字,也許像恆星的光芒,看見與看不見,都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