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青雲義薄雲天 - 沈西城

諸葛青雲義薄雲天 - 沈西城

香港梁羽生,台灣諸葛青雲(下稱諸葛),七十年代已聽得人家如此道說。有此言,主要是兩人才情相若,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又無一不精。硬要比,諸葛稍勝一籌,平劇一把手,時代曲耳熟能詳,不僅好聽,還能哼;梁公不善酒,也不懂唱,諸葛不同,酒仙兼美食家,雖不下廚,精於點菜。台北食肆哪家好?哪家糟?了然於胸,各式美食遍嚐,尤懂辨假。某日光顧一名店,經理坑他,上枱看時是活鮮魚,回到廚房,偷龍轉鳳,變成活死魚,蒸好上枱,人皆不察,獨諸葛對住經理,一聲獅子吼:「且慢!這條魚不是剛才的那條。」西洋鏡拆穿,還待狡辯。好個諸葛,攤開右手出示兩片魚鱗。經理大驚失色,忙撤下枱,送回廚房。人胖而精,諸葛之謂。

《武俠世界》很早便轉載諸葛的小說,以我記憶諸葛不曾特別為《武俠世界》供過稿,同卧龍生、古龍一樣,成了名家,稿債甚夥,哪有空閒為海外刊物專門寫!諸葛小說我看的不多,最有印象者乃《紫電青霜》和《一劍光寒十四州》,少年時租自健康邨書檔。獨卧床上,右手捧書,左手抓牛肉粒往嘴送,一看通宵。翌日雙眼紅腫,要戴平光眼鏡方敢回校。先生講課,我心繫小說情節,左耳入右耳出,神思恍惚。武俠評論家咸認為諸葛小說深受還珠樓主影響,直言不諱,自詡是李壽民的私淑弟子。諸葛記性忒好,過目不忘,熟讀《蜀山劍俠傳》,對其中回目都能背誦如流,聽得眾友瞠目結舌,說不上話來。既博聞又強記,加以幼受外婆庭訓,遍讀古典,一般作家難匹敵。大歷史小說家高陽好作詩,偶也要請諸葛賜教,興起,動手易一二字,全詩大異,高陽如獲至寶,開懷大笑。我的小老弟李劼白,最服諸葛,因改筆名「諸葛慕雲」,先生的小說,所有版本他都私藏。近年更開展諸葛研究,筆墨之精,不下台灣葉洪生和林保淳兩位大師。

說諸葛,羅斌豎起大拇指,誇啦啦讚個不停,非僅限於彼之小說,並及人品──「台灣武俠小說名家當中,諸葛青雲最講道義,從不預支稿費,更不會脫稿,他是唯一一個不向我告貸的台灣作家。」有一回,羅斌聊得興起,當住我面拉開辦公桌的抽屜:「沈先生,你來看看哦!」一瞧,厚厚一叠借據,全是作家們欠下的債項,古龍、卧龍生,杜寧……數之不盡。只有台灣諸葛、香港倪匡,志氣高,不欠羅老闆一個子兒。因而腰板挺直,說話大氣。諸葛晚年潦倒坎坷,硬着頭皮仍不向人告貸。一位中醫憐其才,憫其遇,聘為顧問,實無工作,只是幫閒。名作家淪為無事可做的清客,窘境可知。有好謔者直言諸葛弄得如此寒磣,實乃咎由自取。聽說諸葛紅火時,徜徉勾欄,揮金如土,實則在色的方面,不如古龍、卧龍生,支付有限,大不了追捧女歌星李少梅,視之為紅顏知己而不及其他。少梅本有心跟他,見長期無表示,下堂求去。從此諸葛不再戀棧歌壇,興趣轉向電影。眼見胡金銓一部《龍門客棧》名揚天下,名利雙收,加以老友卧龍生搖身一變成為大製片家,於是甘附驥尾,拍起電影來,一連幾部:《奪命金劍》、《豪客》、《大猛龍》,盡皆鎩羽而歸,賠了不少錢,只好賣巨宅抵債。寫作時,財神依戀他;到拍電影,財神捨他而去。諸葛最終不名一文,只好馮婦重作,不意浮雲散,時勢易,武俠小說漸走下坡,韶華已逝,華篇不再,大名鼎鼎的諸葛,小說竟然無地盤可供發表。好兄弟燕青悲傷莫名,感喟彼太慷慨,說了一件事已誌其概──「吉隆坡一張報紙想轉載台灣名家的武俠小說,託我物色和洽商……這份額外的收入,恍如從天而降,諸葛青雲既是名家,又是老友,這張好牌,我當然打給他,肥水不流別人田嘛!和諸葛談起了這件事,他很高興。但到第二天,他來找我,希望我幫一個忙,因為慕容美的經濟狀況很支絀,他想把這份額外的收入轉讓給他,幫忙老友渡過難關。既然諸葛青雲這樣說,我當然樂意成人之美……其實在這時候,諸葛青雲自己也很等錢用,但他看到慕容美的情況更急,便把這份轉載的收入相讓給老兄弟,寧願自己捱窮過苦日子。」如許義薄雲天的作家,台灣難有,香港罕見。人說他笨,我道諸葛先生的可貴處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