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已過,但如果有心,日日都是母親節,因為媽媽每一日也充滿愛地照顧子女。若非充滿愛,為何每朝返工前提早起身製作公仔便當再送返學?阿女要求?愛心媽媽Anna:「唔係呀,想佢食得開心啲咋。」好啦,我今晚都要返屋企食飯,辛苦你喇阿媽。
6歲女兒叫豆豆,上年升讀小學一年級,媽媽不想她每日捱飯盒,惟有親自出手。由上年10月開始,Anna每日製作愛心公仔便當,同時影相放上Instagram留個紀錄,留個回憶。Anna說:「佢大部份同學都有工人姐姐中午拎飯畀佢哋,但我要返工,又唔想交畀姐姐,所以就早啲起身整,之後送佢返學。」咦?不是乘搭校車嗎?「放學先搭校車,因為朝早搭校車,佢要早半個鐘出門口,咁畀小朋友瞓多半個鐘啦,你都明朝早瞓多三幾個字有幾重要嘛。」我明,我電話鬧鐘是0745第一次響,之後0800,再之後0815,最後0830,但我朝朝都是0900才起床。
工人姐姐只洗碗 「個廚房係我嘅」
讓女兒多睡半小時,但Anna自己就要清晨5時多起床準備便當。「通常之前一晚會諗定整乜,睇吓雪櫃有乜材料,盡量都日日買餸,新鮮啲嘛。」做地產工作的Anna,每朝早送完阿女返學就回家,換件衫就再上班,下班後就買菜準備晚餐。工人姐姐呢?「個廚房係我嘅,唔想交畀其他人。」說穿了,不過是想每餐都親手製作便當,讓阿女可以食餐好。「有工人姐姐,可以幫手洗碗清潔,已經幫輕咗。」
Anna製作的是非一般便當,營養豐富是基本,最重要是色香味俱全,有時是卡通人物,有時是動物,又剪又貼又切又砌又有擺位,美得像一幅立體圖畫,絕對是心思之作。便當造型天天不同,哪來這麼多點子?「會上網睇吓,參考吓人哋作品,又會睇吓佢鍾意乜卡通,就做畀佢食,佢好鍾意啲樣衰衰嘅角色,都好嘅,易整啲。」例如《我們這一家》,或《忍者亂太郎》,咦?《忍者亂太郎》是這個年代的?「有時想同佢一齊睇卡通,會揀啲我都鍾意嘅,所以佢都有睇。」
說到最困難,Anna說是製作人臉,「兔仔呀,貓仔呀,熊貓呢啲都比較易處理,不過一整人樣就好麻煩,好難整得靚,所以避得就避。」此外,要留意的事比我們想像中多,「因為係朝早畀佢帶返學,所以要係可以凍食嘅材料,或者唔會容易變壞嘅材料,而且學校都有自己規矩,唔可以帶湯類嘅嘢,驚倒瀉整親,連多啲汁都唔得,試過整過一個忌廉汁蟹餅,因為忌廉汁多咗啲,之後就畀老師寫手冊。仲有,唔畀帶箒喱,呢個我都唔知點解。」
營養均衡亦是考慮,Anna說:「都有買啲書或上網睇吓用乜材料好,盡量都要多啲菜,有時食魚有時食肉。」阿女最愛呢?「漢堡扒、銀鱈魚、牛油蒸帶子。」豆豆相當識食。
女兒愛上烹飪「煮食當中學好多」
豆豆識食,因為食得多,又成日見媽媽入廚,培養了烹飪興趣。Anna說:「而家每逢星期日嘅午餐都係佢煮,由佢發辦。」小學一年級煮飯?「係呀,一年級識好多嘢喇,廚房有張凳仔,就係畀佢企高整嘢,當然我都會喺隔籬睇住嘅,但盡量都畀佢自己發揮。佢整過好多嘢喇,有漢堡扒啦,有時又會包餃子。」
這算是興趣班?「係,我覺得小朋友應該畀佢玩多啲,我哋以前放假都係全日去玩或者喺屋企睇電視啦,所以除咗學畫畫同每星期一堂英文外,都冇逼佢上啲興趣班。佢話想學煮嘢食,試過畀佢出去學整甜品,但其實整返嚟大家都覺得太甜唔太好食,咁不如我自己教,煮到啲佢同爸爸媽媽都鍾意食嘅嘢,開心啲,佢滿足感又大啲。」Anna說學烹飪好處多,「喺煮嘢食當中,可以學到好多嘢,例如分配時間,整理每個工序嘅步驟,除咗佢自己興趣畫畫,學啲第時有用嘅嘢,係咪好啲?」對,有幾多個小朋友長大後會打非洲鼓?
IG : @chingching_mami
記者:陳孝義
攝影:鄧鴻欣
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