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說美中貿易談判暫無結果,也不要緊,反正美國向中國徵收關稅,每收入1000億美元,直入庫房,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特朗普喜歡吹牛誇大,看表面數字,便在Twitter大肆宣揚,但美國不是中國,中國傳媒不敢質疑習近平半句,美國傳媒卻愛fact check,追查數字來證明特朗普亂說一通。表面計算,向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徵收25%關稅,稅款是500億美元,如再向中國3250億美元的中國貨物徵收25%,收入是812.5億,兩者加起來是1312.5億美元,比1000億還要多。實際上,有些貨物是因為民生理由,免關稅的,另外徵收關稅之後,一些中國貨物不來,稅收便沒有那麼高,據CNBC引述美國財政部的關稅數字,在2018財政年度,向全世界貨物徵收的總關稅收入,只有410億美元,與1000億美元相差甚遠!由去年七月至今年三月,自美國向中國貨加收關稅10%之後,九個月內,美國海關的關稅收入增加了200億美元,平均每月增加22億,化為年率,便是一年增加264億元,即是上述估計的1312億美元的20%左右,所以可以推論,美國關稅的增加,並不是全部因為向中國加關稅所致。
無論是410億或1000億,與美國2018財政年度的總入比較,只佔1.2%或3%,怎樣看也不是特朗普所言的一個大數目(massive amount)。況且關稅這回事,並不一定全部由中國公司(出口商)負擔,總要看需求彈性而定,大體是出口商,入口商(美國公司)和顧客(美國消費者)各自分攤一部份,換言之,徵關稅其實是向美國人徵收消費稅,部份抵銷了特朗普削減美國稅率的好處。
特朗普不懂數字,一些中國學者大概也是民族主義混淆思想(慣了聽黨話,跟黨走,獨立思想被犧牲),胡亂發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內地官媒發表文章表示,中國打貿易戰有三張王牌:(一)禁止向美國出口稀土;(二)在美國國債做文章,因中國持有二萬億美元;(三)限制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賺錢3800多億美元。
這三張王牌是否真的厲害?禁制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賺錢是七傷拳,譬如高通向華為供應大量晶片,不買美國貨,華為向那裡取得晶片,華為自製的晶片很倚賴美國的專利技術,趕絕美國公司,也傷殘了華為中興;大手沽美債的話,直接影響美國債券價格急跌,債息上升,推低股市,中國沽美債必定受到賬面損失,另外,沽美債,收回大量美元,兌換回人民幣(即在市場上大手買入人民幣,沽美元)的話,人民幣短期內必定上揚,中國也會蒙受匯水損失,兩者加起來,中國也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金燦榮先生真的以為這是中國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