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我成日見,老海鮮職場大把,66歲、生於波蘭城市Wroclaw的Andrzej Dudek-Dürer說自己是個老的「活雕塑」(living sculpture)。當世道對逆齡凍肌趨之若鶩,這位藝術家偏偏期待垂垂老去,好讓他加速記錄似水年華。
「自1979年以來,我沒有換過鞋子,其間不間斷地穿着、修理、縫補、黏合,這對鞋成了我身份一部份。」和Dudek-Dürer打開話匣子,正因為他那雙奇特的鞋子。在威尼斯雙年展我們一起排隊入法國館參觀,我一眼便瞄到站在我前面的他,所穿的鞋子跟別人不一樣,more than飽歷風霜,甚至似飽歷風暴。
為保存牛仔褲 做瑜伽保持身形
「我的牛仔褲也沒有換過;頭髮和鬚子也沒有修剪,足足40年。為了要繼續將那條牛仔褲穿到世界末日,我要靠大量運動和瑜伽保持身形,40年來也維持着不多不少60kg的體重。」談起這長期的行為藝術(更似與身體作戰),Dudek-Dürer視為一項人生的成就,他頭髮已由黑變白,那對「不惑之鞋」也修補到像千層麵越來越大,鞋底算是他身上最新的配件,也已經用了20年。唯一不斷更新的是他一身gadgets,與時並進,他要記錄作為活雕塑的所見所聞。
「臭嗎?」我當然是問他那雙古董鞋,那對鞋讓我想起梵高於1886年所畫的《鞋》(A Pair of Shoes)。
「還好,我會盡量把它保持乾爽並經常清潔內櫳。你要嗅一下嗎?」作為素食者,Dudek-Dürer強調他的鞋子不是用皮革製造,是一種已失傳、比仿皮質量好得多的物料polkofram製成。
梵高的鞋,曾引發過至少三位響噹噹學者的爭辯,包括存在主義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藝術史學家Meyer Schapiro,以及解構主義哲學家Jacques Derrida。
Dudek-Dürer也因為作品展現波蘭最激進的一面,而成為具爭議性的藝術家。他在兄弟和父親去世後拍攝照片;將自己描繪成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不時替鞋子拍寫真,透過攝影、電影、視頻、文字和聲音等等跨媒體藝術的出位行徑,在國際藝壇上闖出了名堂,在世界各地展覽過。儘管如此,他認為最重要的工作是以「活雕塑」姿態闖蕩江湖。
「對我而言,藝術無異於生活。一種自我實現、交流與合作,充滿特殊可能性……我的生活都是藝術……」Dudek-Dürer的宣言擲地有聲。
「你今年幾歲?」我純粹好奇,年齡應該不是麻甩佬的秘密。
「很難說。」他露出神秘兮兮的表情回話。「你知道我篤信轉世,我這肉體活了66年,但靈魂卻不止了。」Dudek-Dürer一直深信自己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及塑雕家Albrecht Durer投胎轉世的化身,或許更早他也是其他人,只是孟婆湯藥力太猛洗了記憶。換言之,他自覺靈魂出生日期是1471年,即活了548歲。
狂想:按公里拍賣鞋子
「如你死去,想由誰繼承你這身裝備?包括鞋子?」我問Dudek-Dürer。
「我有想過死前就賣掉我所有作品,包括鞋子,不知哪一家美術館會收藏。我也有部署過一個有趣的處理方案,何不拍賣我這鞋子?但不是當藝術品易手,而是集體擁有。每個人都可以按公里拍賣我的鞋子,你買1,000公里、我投10,000公里,大家於我死後穿我的鞋看世界。」
那是真正的「Walk in someone's shoes」(站在某人立場想),但有些事、有些物,應該是無價的。
撰文、攝影: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