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須刮出痧 避免立即濕水

毋須刮出痧 避免立即濕水

【本報訊】進行頭及面刮痧時,不宜力度過大。註冊中醫師屈珮珠表示,一般情況下,頭及面部刮痧不用「出痧」,中醫認為出痧是屬於身體祛瘀的表現,即皮下出血,其實應用輕揉,完成後皮膚呈微紅、有溫熱感覺便足夠,反映已達到活血通絡效果。刮痧時間一般為5至10分鐘,毋須太長時間。

皮膚過敏有暗瘡不宜

屈稱,自行刮痧前要先清潔面部,放鬆心情。由於刮痧期間穴位打開,故要避免開大冷氣、坐風口位或身體面向風扇,提防受風寒入侵。完成後也不應立刻洗面、洗頭或沖涼,避免遭風、寒或濕邪襲擊。此時不妨飲一杯溫水,促進身體代謝,建議每星期進行一至兩次頭及面部刮痧,可選用牛角製造的刮痧板。在中醫角度,牛角本身有涼血、解毒及疏通經絡作用,比一般用手按穴位更具刺激作用。

不過並非人人適合刮痧,有皮膚過敏史、有炎症如暗瘡的人也不宜。至於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或正服抗凝血藥物人士,刮痧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可能要調整刮痧手法配合。女士在月經期間也不建議刮痧。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