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工業零售數據失色內地經濟敲響警鐘

上月工業零售數據失色
內地經濟敲響警鐘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中方對外宣佈對美提高關稅「反擊」,對內則積極救市,惟昨日公佈多項4月經濟數據,表現普遍失色,其中工業增加值按年增5.4%,較3月高峯期的8.5%大幅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7.2%,增長創2003年5月以來的16年最低,種種跌勢無疑為內地經濟敲響警鐘。
記者:黃詠茵

國家統計局雖承認外部環境錯綜複雜,但仍死撐4月經濟長期趨勢仍「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有分析認為當局會落重藥救市。

汽車銷售表現最差

國家統計局昨公佈,今年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5.4%,較3月的8.5%大幅回落。翻查資料,工業增加值增長數字於去年9月至今年2月均維持於5.3%至5.8%之間,只是3月突然增長至8.5%,創下2014年7月以來最高,新公佈4月的5.4%增長為去年11月的水平。分經濟類型看,上月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股份制企業增長6.3%;私營企業則增長5.1%;至於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2.5%,較3月的4.2%大幅放緩。

當局亦公佈社會消費品零售數字,上月零售總額30,58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7.2%,增長創2003年5月以來的16年最低。零售分項中,汽車表現最差,汽車類收入3,054億元,按年跌2.1%,乘用車銷量158萬輛,按年跌17.7%。統計局指出,4月份假日天數按年少兩日,推算4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按年增長8.7%,按年持平。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指,外部環境依然錯綜複雜,內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但稱判斷經濟形勢不僅要看相鄰兩個月之間的波動,更重要的是要判斷趨勢,指4月份整體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專家憂貿易戰加劇

交通銀行駐上海經濟學家劉學智表示,如果5、6月份工業增加值繼續走弱,GDP增長便可能會大幅放緩;這敲響了國內外需求疲弱的警鐘,儘管中央數月來實施了各種定向刺激措施,但4月份數據顯示出復蘇的脆弱性,現在可能還會受到貿易戰加劇的進一步威脅,中共可能不會像4月份政治局會議暗示縮減刺激力度,而是會再加強力度刺激經濟。